返回

第108章回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108章回炉 (第1/3页)

    处暑后的闷热黏在皮肤上,轧钢厂结晶体车间的封条开始卷边。厂办会议室的电扇吱呀转着,却吹不散文件堆里的燥热。新到任的总工老魏推了推眼镜:“部里要求重启结晶项目,前线需要防辐射装备。”

    何雨柱盯着复产方案,纸页上的安全条款密密麻麻如蛛网。最后一行小字写着:项目负责人李小刚——小李的全名,还圈在看守所里。

    “换人。”新书记敲桌子,“让老赵顶上。”

    老赵正在车间除锈,扳手咣当掉地上:“我哪懂结晶?就会烧炉子!”

    技术档案室落了锁。保管员说钥匙在郑干事案卷里,案卷已移送最高法院。小李的俄文笔记倒还在,但第37页被撕了——正是结晶培育的核心公式。

    转机来自一通越洋电话。乌克兰切尔诺贝利研究所愿意提供技术援助,条件是用结晶样本交换。谈判代表是小李的俄文老师伊万诺维奇,视频里他举着泛黄的照片:1962年,他和中国学生在轧钢厂的合影。

    新书记却否决了:“不能用国家资产做交易。”秘密交易仍在进行。老周女儿通过校友关系,用三克结晶样本换回一箱资料——走的是国际邮政包裹。

    包裹拆开时全场沉默。资料全是俄文,唯一能翻译的小李还在拘留所。老赵对着图纸比划:“这炉子……要陶瓷内胆?”

    土法烧制开始。窑炉温度不够,烧出的陶瓷胎裂如龟背。老周女儿想起父亲日记提过:民国时期的景德镇瓷掺骨粉耐高温。

    试验品用了老周的骨灰。烧出的陶瓷胆完美无瑕,敲击声清越悠长。军工代表盯着胆壁细微的星芒:“这光泽……像结晶体的折射。”

    第一炉结晶顺利产出。检测报告却让人心惊:放射性超安全值五倍。调查发现是铀原料纯度不足——郑干事当年采购的劣质铀矿还有库存。

    全线停产整改。老魏总工连夜计算新配方,算盘珠响到天明。结论是需要高纯度稀土做中和剂,全国只有包钢有货。

    采购科带回坏消息:稀土列为战略物资,需军委特批。批文卡在某个环节,据说经办人是郑干事的老上级。

    秘密运输队还是出发了。卡车扮成运菜车,稀土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