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6章熔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06章熔炉 (第2/3页)

围观。真空泵却突然卡死——德国产的密封圈被换成国产仿品,摩擦系数差三倍。

    军工代表摔了安全帽:“又是郑干事干的?”

    “这次真不是。”设备科递来领料单:签字人是老周。

    瘫痪的老师傅被推到炉前。他盯着假冒密封圈看了很久,突然嘶哑道:“这是我女婿厂里产的……去年我让他走咱们厂路子……”

    线索炸开。老周女婿的乡镇企业专做进口替代件,所有产品都经郑干事验收入厂。调查组顺藤摸瓜,发现验收标准被故意降低——公差放宽十倍。

    灾难接踵而至。新建的污水处理池渗漏,铬酸盐污染地下水。厂区井水变黄,饮水的野猫成片脱毛。

    环保局开罚单那天,井口飘出怪味。抽干井水后发现井壁衬管裂缝,用的正是老周女婿厂的劣质水泥。

    “报应啊。”老周在病床上捶打残腿,“我贪那点回扣害了全厂!”

    新书记却作出惊人决定:不清洗井水,直接改建封闭式循环系统。“井里铬酸盐浓度正好做钝化液,省了化工原料。”

    方案遭到集体反对。小李拿着水质报告手抖:“这是剧毒,不是闹着玩的!”

    “打仗还怕中毒?”新书记指着地图,“前线等着弹药,你们却在扯环保!”

    工程强行上马。井水抽进镀槽,镀出的弹壳带着诡异金斑。军工代表验收时愣了:“这颜色……像苏联当年的贫铀弹芯?”

    秘密检测证实了猜想:井水里含天然铀元素,浓度恰好在临界值下。新书记大笑:“老天爷赏饭吃!”

    铀水镀层的弹芯穿透力暴增,但也带来新问题:放射性残留。工人们下班时要通过辐射检测门,警报声日夜不断。

    更可怕的是谣言。家属区流传“轧钢厂造核弹”,老赵孙女被幼儿园劝退:“怕辐射影响其他孩子。”

    真相在某个雨夜曝光。央视记者伪装成供应商进厂,拍下铀水镀槽画面。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