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5章余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105章余波 (第3/3页)

边笑,手里拿着技术革新奖状。

    新党委书记现场办公。赔偿金翻倍,老周转正式工退休。公告贴出时,人们发现公章盖歪了——管印章的办事员是郑干事外甥女。

    小李开始整理所有技术档案。他在储藏室发现1976年的安全记录:同样位置塌陷过,当时压伤的是郑干事竞争对手。

    线索像锈铁丝般纠缠。何雨柱夜访老孙家,病人蜷在床上不说话。床头柜放着新收音机,标签印着“外汇商品专卖”。

    暴雨那夜,厂区变压器爆炸。抢修时电工发现人为短路痕迹——用老周病房偷来的输液针做的搭线。

    嫌疑指向小李。他工具箱里找到镀铬的输液架零件,辩称是搞技术革新。

    查案陷入僵局时,河道下游出事了。渔民捞出死鱼,鱼鳃挂着彩虹色黏膜。环保局顺流追查,排污口指向轧钢厂废弃的第三排水口。

    那个水口根据郑干事方案已封死三年。撬开水泥封块,里面管道光亮如新——分明经常使用。

    秘密在雨夜揭开。管道通向新建的外贸车间,那里正在电镀出口首饰。负责人是郑干事妹夫,工商登记写的是“集体企业”。

    所有线索突然贯通。何雨柱带人冲进外贸车间时,镀槽里正滚着出口美国的铜手镯。原料来源记录被撕得只剩半页,残片能看见“军”字。

    全厂停产整顿那天,梧桐树冒了新芽。工人们坐在操场开大会,听新书记念整改措施。小李坐在最后一排,手指在膝盖画电解槽草图。

    散会后人群久久不散。老赵突然走向废料堆,捡起个变形的弹壳:“这也是咱的心血。”

    有人开始捡废品,很快堆成小山。何雨柱推来手推车,把废料运回车间。

    熔炉重新点火时,烟囱冒出的烟格外白。老周的女儿送来饭盒,里面是她爹用左手写的建议:用珍珠岩代替石英砂做铸模。

    试验一次成功。报废率降了五百分点,厂报却只字不提——编辑是郑干事的老部下。

    春深时,厂区每个角落都扫得干干净净。只有墙根处留着道水渍,形状像根生锈的毛细血管。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