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8章 后勤满配,全力支援李云龙,大战关东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338章 后勤满配,全力支援李云龙,大战关东军! (第2/3页)

最后的打磨。

    砂轮转动的“嗡嗡”声震耳欲聋。

    磨工盯着炮管内壁,确保每一处都光滑无瑕疵。

    这是要送到前线炸鬼子碉堡的家伙,半点马虎不得。

    ……

    到了傍晚换班时,第一班工人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厂房。

    第二班工人已经扛着工具快步进来,两拨人在门口擦肩而过。

    只来得及说一句“加油”,便投入各自的“战场”。

    负责统计产量的干事拿着账本,在路灯下飞快记录:“上午56式步枪12支,子弹1800发,白磷手榴弹80枚,火箭炮炮管3根……”

    “比昨天多了两成!”

    赵刚路过兵工厂时,听到这声音,脚步顿了顿,望着车间里透出的灯火,眼底多了几分暖意。

    ……

    此时,另一边。

    制药厂的厂房比兵工厂更显简陋,却弥漫着浓郁的消毒水味。

    因为青霉素的生产对环境要求高,工人们在车间里搭起了临时无菌棚。

    棚外挂着厚厚的棉布,挡住灰尘和蚊虫。

    厂长戴着口罩,手里拿着试管,正盯着培养皿里的青霉素菌株,眉头紧锁。

    “温度再调高一摄氏度,菌株繁殖得更快些!”

    几个穿着白大褂的技术员围在恒温箱旁。

    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旋钮,温度计上的刻度缓慢上升,每升一格,他们的呼吸就急促一分。

    “前线送来的伤员名单又多了一页,咱们多生产一支青霉素。”

    “就可能多救一个战士的命!”

    厂长说着,拿起接种针,将菌株接入新的培养基,动作精准得像在进行一场手术。

    无菌棚外,十几个女工正在分装青霉素。

    她们戴着一次性手套,将配好的药液吸入针管。

    再贴上标签,放入消毒后的箱子里。

    工人的眼睛因为长时间盯着针管,已经有些发红,却不敢眨眼。

    她知道,这些针管送到前线,可能就是战士们的“救命符”。

    “昨天分装了200支,今天已经装了180支,天黑前肯定能超!”

    她跟同事说着,手指却没停下,针管在她手中流转,像在编织生命的防线。

    赵刚来视察时,正遇上运输队来取药品。

    几个战士小心翼翼地将装着青霉素的箱子搬上马车,

    厂长跟在后面,反复叮嘱:“路上别颠簸,这药怕震!”

    “到了前线,优先给伤重的同志用!”

    赵刚拍了拍厂长的肩膀,没多说什么,只是眼神里的感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