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章 努力长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6章 努力长大 (第3/3页)

她渐渐适应了小小的身体,三个月努力抬起小脑袋,四个月笨拙地翻身,六个月能稳稳坐住,八个月后满炕乱爬,十个月扶着墙颤巍巍站起来,一周岁时,终于能摇摇晃晃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周岁生日那天,林家老宅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林初夏憋足了劲,在父母期待的目光中,清晰地喊出了“妈妈!”“爸爸!”,喜得年轻的父母当场多喝了二两地瓜烧。

    哥哥林朝晖不甘示弱,也扯着嗓子吼出了“mia~ mia~”和“啵啵”,虽然含糊不清,但也算正式加入了会说话的行列,赢得一片掌声。

    林初夏格外珍惜这个不重男轻女,对儿女一视同仁的温暖家庭。

    芯子里是成年人的她,努力扮演着乖巧懂事的老闺女角色。

    一岁多能走稳后,她就拒绝大人喂饭,坚持用小木勺笨拙的扒拉碗里的玉米面糊糊,常常吃得满脸满身都是。

    她还自觉帮姐姐担负起看顾傻哥哥的任务。

    父母上班后,照顾弟妹的责任自然落在半大的林春棠身上。

    爷爷奶奶要是不在家,小小年纪的林春棠就站在小马扎上,把锅里温着的剩饭端出来,林初夏总是尽量自己吃,然后帮着姐姐按住那个满地乱爬,不肯老实吃饭的哥哥林朝晖,方便姐姐把勺子塞进他嘴里。

    灾难,如同她记忆中的阴影,如期而至,席卷全国。

    1958年夏,南方传来洪水肆虐的消息。

    进入1959年,北方大地仿佛被放进了蒸笼,气温异常升高,天空吝啬得不肯降下一滴雨。

    田里的庄稼苗焦黄枯萎,老农蹲在地头,绝望地拍打着干裂的泥土,嚎啕大哭。

    城里的气氛也一天比一天紧张,供应量全部减半。

    林家饭桌上的变化是最直观的信号。

    往日偶尔能见的国光苹果、橘子瓣糖彻底消失了。

    粥越来越稀,玉米面饼子越来越小,掺杂的野菜和树叶比例越来越高。

    餐桌上再也听不到孩子们争抢食物的嬉闹,取而代之的是相互谦让的声音。

    饥饿感像无形的藤蔓,缠绕着家里的每一个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