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5 章 行动起来 (第3/3页)
傅放心。”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安排各项物资的分配工作。
技术人员启动工程车,将精密的零配件与蒸汽机小心翼翼地装载上车;
医护人员则搭建起临时医疗点,以防有人因穿越不适或水土不服出现状况;
教育团队的老师则开始整理带来的书籍与教材,将其分门别类装进特制的木箱。
这些书籍是改变大明的“精神火种”,容不得半点损坏。
朱元璋也没闲着,他穿着一身便于行动的短打,亲自指挥随行的锦衣卫警戒,顺便这里看看,那里瞅瞅,满心欢喜。
陈林与技术团队的负责人张工一起,制定了详细的物资安置计划。
首先是“核心设备区”的划分。
他们将场地和隔壁的钢厂打通,蒸汽机以及现代炼钢设备正式入场。
一些关键核心设备都贴上醒目的“禁止触碰”标识。
每台设备都配备了相关技术人员,负责日常维护与调试,并指挥交代大明工匠如何使用和维护。
其次是“零配件与原材料区”的管理,众人按照“零配件类型”“原材料用途”进行分类堆放。
无缝钢管堆放在东侧,用粉笔标注出直径与长度;
精密齿轮与轴承放在特制的木箱里,箱内填充稻草防潮;
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则堆放在西侧,旁边还附带了使用说明书,标注着“水泥与沙子配比”“钢筋搭建规范”等关键信息。
为了防止丢失或损坏,陈林还安排了锦衣卫与现代安保人员轮班值守,建立了“领用登记制度”。
任何人领用物资,都需填写领用单,注明用途与数量,由陈林或朱元璋签字后方可领取。
最后是“生活与办公区”的改造.......
营房被分为“居住区”“办公区”“教学区”与“医疗区”。
居住区里,现代带来的折叠床与被褥被分发下去,每间营房住四人,保证居住整洁;
办公区则摆放了从现代带来的桌椅,墙上挂着大明的地图,标注了各地的资源分布,是现代团队根据历史资料绘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