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章 赵援朝战术理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26章 赵援朝战术理念 (第3/3页)

,正站在讲台后。

    他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冷峻,眼神锐利。

    那不是别人,正是他们此刻谈论的中心——赵援朝。

    屏幕里的赵援朝,与他们想象中那个“失踪”的、可能遭遇不测的形象截然不同。

    他不是受害者,而是一位掌控着雷霆之力的指挥官,一位运筹帷幄的战略家。

    沙瑞金没有坐下,就那么站着,与屏幕里的赵援朝遥遥相望。

    会议室里,只剩下赵援朝清晰而富有穿透力的声音。

    “……丁伟将军的‘亮剑’精神,是战术层面的勇气。而他的战略思想,尤其是在《论我国国土防御的重点》中提出的构想,才是我们今天需要深入探讨的国之基石。”

    画面一转,屏幕上出现了一副巨大的电子沙盘,中国的版图赫然在列。

    “首先,东北战略区。”

    赵援朝手中的激光笔,在地图的东北角画出一个巨大的红色区域,覆盖了大兴安岭和长白山脉。

    “依托山脉,构建‘要塞化山体’,将防御工事与山体融为一体。同时,必须将我们的重工业基地,分批次、有计划地向内地迁移。铁路网要进行彻底改造,不能再是和平时期的运力标准,必须满足战时,重装合成集团军在七十二小时内完成战略机动的要求!”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高育良下意识地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双眼微微眯起。

    他这个搞理论出身的学者型官员,竟也被这宏大而严谨的军事构想深深吸引。

    这已经不是一个将军在讲课了,这是一个战略家在为国家规划未来百年的生存空间。

    沙瑞金的脸色愈发阴沉,他看着屏幕上那个挥斥方遒的身影,心中那股无名的火气,正一点点转变为刺骨的寒意。

    这样的人物,一个将整个国家疆域的安危扛在肩上思考的将领,竟然在汉东,在他沙瑞金治下的土地上,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这不再是失职,这是耻辱。

    屏幕上,赵援朝的激光笔移动到了广袤的西北。

    “西北,我们的战略纵深所在。在这里,我们要用空间换时间。”

    电子沙盘上,戈壁地区瞬间被密密麻麻的红点覆盖。

    “大面积、高密度的智能雷区,配合海量的假目标、假阵地。敌人的机械化部队,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而我们真正的杀手锏,要藏在地下。”

    画面随之切换,呈现出地下深处庞大复杂的工事动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