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二十九章 雪融后的新芽 (第1/2页)
青峰山的雪化透时,兰草坡的冻土下先冒出了星星点点的绿。夏听听踩着泥泞去看那座雪屋,只剩半圈矮墙立在坡上,墙根的积雪融成细流,正往去年埋陶瓮的地方淌,像在给冬眠的故事浇水。
“娜姐快看!”小宇举着竹片摄像机跑过来,镜头对准墙根的裂缝。那里钻出株特别的兰草,叶片一半绿一半紫,根须缠着小段去年雪屋的木板。“沈老师说,这是‘故事草’,把雪屋里的字都吸进根里了。”
夏听听蹲下身,指尖碰了碰带紫的草叶。露水顺着叶尖滴落,在泥里砸出个小坑,坑里映出远处的老槐树——树上的铜铃被融雪浸得发亮,挂着的兰草叶信吸足了水,字迹洇开,倒像幅微型的《兰草坡春雨图》。
沈砚抱着修复好的《兰草坡的春天》旧剧本走来,封面上多了层透明的保护膜,是用去年南疆带回的沙漠胶做的。“找到陆导写的人物小传了,”他翻开剧本,泛黄的纸页上画着个戴草帽的老人,“守坡人原型是当年青峰山的看林员,陆导说他‘捡了一辈子游客落下的东西,攒了一肚子没说的故事’。”
正说着,张姐挎着竹篮来送早饭,篮里的蒸糕印着兰草纹。“山下的婶子们学的新花样,”她拿出块递给路过的游客,“说要让来的人都尝尝‘故事的味道’。”游客里有对德国夫妇,捧着蒸糕对着老槐树拍照,说要给柏林的女儿发视频:“看,这是会讲故事的点心。”
上午,秦老带着历史社团的学生来给“故事草”做记录。孩子们用尺子量草叶的长度,在笔记本上画根须的走向,突然有个女生指着草叶的紫色部分尖叫:“这纹路像不像《草木兵》里老兵的军用水壶?”大家凑过去看,果然,紫斑的形状与水壶上的刻痕分毫不差,连磨损的缺口都一模一样。
罗森的“故事邮局”这天收到个大包裹,是那位意大利纪录片导演寄的。打开一看,是卷长长的胶片,里面是全球“故事接力者”的采访:巴黎农场主在葡萄园里念《草木来信》,北非妇女用兰草籽拼“和平”,北极科考队员对着冰原讲《淝水之战》。最末段是个惊喜——镜头突然转向青峰山,年轻的陆明远举着摄像机,对镜头外的人笑:“等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