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草木有信,岁岁相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十六章 草木有信,岁岁相传 (第2/3页)

工厂做的,”他把花盆放在故事馆中央,“当年他们造炮弹,也偷偷在厂里种过花,说‘打胜仗是为了让花能好好开’。”

    他蹲在花盆前,把青峰山的兰草籽、南疆的沙、东山的土都混在一起,秦老在旁边添了把松烟墨的碎屑:“墨里有松魂,土里有根,这样长出来的草,才懂什么叫‘传’。”

    深秋的一个清晨,夏听听被孩子们的欢呼声吵醒。跑到故事馆一看,青铜花盆里冒出了株嫩芽,顶着层薄薄的白霜,却挺得笔直。孩子们围着花盆转圈,唱着自己编的歌谣:“草籽飞,飞过山,落到土里就生根;字儿走,走天下,遇到知心就开花。”

    那天,皮埃尔从巴黎寄来份快递,是本厚厚的画册,名叫《世界的兰草》。里面是各国观众画的兰草:法国的薰衣草田里,兰草和薰衣草缠在一起;非洲的稀树草原上,兰草从石头缝里钻出来;日本的樱花树下,兰草的叶子托着飘落的花瓣。最后一页是张合影,白发老人、华裔小女孩、非洲少年站在巴黎圣母院前,手里都举着片兰草叶。

    “他们说,要在塞纳河畔种片兰草,”皮埃尔在附言里写,“让路过的人知道,东方有株草,能在任何地方扎根。”

    冬雪落下来时,故事馆的壁炉里烧着松柴,暖意融融。秦老在教孩子们写“年”字,笔尖的墨在红纸上晕开,像朵绽放的兰草;张姐在煮兰草茶,茶香混着烤红薯的甜,漫出窗外;沈砚在整理新收到的信件,有封来自南疆的信,信封上贴着片干枯的兰草,里面是张照片:考古队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