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十四章 兰草满坡,皆是来人 (第1/3页)
《谢玄传》上映后,青峰山突然热闹起来。先是有背着画板的学生来兰草坡写生,画里总少不了那个站在风中的谢安剪影;接着是些白发老人,拄着拐杖在老槐树下坐着,说要找找“谢玄当年种兰草的土”;连罗森投资的书法小镇都火了,游客拿着竹笔在竹简上写字,笔尖划过的声音,倒比景区的叫卖声还响。
夏听听团队在老槐树下搭了个小木屋,门口挂着块木牌,写着“时光故事馆”。张姐把拍《淝水之战》时用的旧屐齿、《卫夫人》里的竹笔、《谢玄传》的木箭都摆了进去,玻璃柜里还躺着那支刻着“知白守黑”的晋代毛笔——罗森说“放你们这儿更安心”。
这天午后,木屋进来个穿汉服的姑娘,手里捧着本线装的《世说新语》,书页里夹着片干枯的兰草。“我从日本来的,”她的中文带着点口音,“祖母是战时来的留学生,临终前让我找‘会让谢安笑的兰草坡’。”
夏听听带她去看秦老新种的兰草,姑娘蹲在坡上,用指尖轻轻碰了碰草叶,突然哭了:“祖母说,她当年在东京的防空洞里,就靠默念《东山赋》活着。她说中国人的骨头里,藏着种‘打不倒的韧劲儿’,像这兰草。”
沈砚在旁边翻着姑姑的笔记,突然指着某页:“姑姑写过,1945年有个日本女学生来青峰山,说想看看谢安隐居的地方。陆导带她在兰草坡坐了一下午,没说一句话,只给她看了看山风里的草。”
姑娘捧着笔记,指尖在“日本女学生”几个字上反复摩挲,突然从包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本日记。泛黄的纸页上,画着个小小的兰草坡,旁边写着“昭和二十年,青峰山的风,和东山的一样”。
“这是祖母的日记。”姑娘的眼泪滴在纸页上,“她说当年陆先生告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