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笔墨之外,山河为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十三章 笔墨之外,山河为证 (第2/3页)

的根。”他从包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支磨得发亮的狼毫笔,“这是他年轻时用的,说送给书法教室当念想。”

    夏听听接过笔,笔杆上刻着“守真”两个字,和罗森那支晋代毛笔上的“知白守黑”倒像对姐妹。

    没过几天,罗森竟亲自来了。他没开豪车,背着个双肩包,牛仔裤上沾着泥,说是刚从卫夫人故乡回来。“那边在修书法小镇,”他掏出个U盘,里面是拍的素材,“想请你们当文化顾问,不用天天去,就给看看规划图,别把老祖宗的东西改得不像样。”

    他蹲在书案前,翻着沈曼青的笔记,手指划过“陆明远说,墨要陈的好,故事要新的真”那行字,突然笑了:“以前总觉得你们傻,放着赚钱的路不走,非要钻故纸堆。现在才明白,有些东西比票房值钱——就像这松烟墨,越陈越香,骗不了人。”

    夏听听递给他杯兰草茶:“谢玄的故事,你还想掺和吗?”

    罗森眼睛亮了:“能给我留个角色吗?不用台词,就演个送军情的小兵。我爷爷以前是通讯兵,总说‘战场上传话,一字顶千军’,我想让他在银幕上听一回。”

    《谢玄传》开拍时,团队多了个特殊的场务。罗森每天最早到片场,搬道具、搭布景,比谁都卖力。有次拍淝水战场的戏,需要大量箭簇道具,他竟找来了做非遗弓箭的老匠人,带着剧组在槐树下削木箭,说“道具得真,不然演员演不出那股劲儿”。

    拍摄间隙,他总缠着秦老问谢玄的典故。“史书说他‘少年时好佩紫罗香囊’,”罗森摸着刚削好的木箭,“这算不算魏晋风骨?就像现在的年轻人戴耳机,各有各的范儿。”

    秦老呷着兰草茶:“风骨不在香囊,在他临战时的那句‘玄已破贼’。就像这茶,兰草味淡,却能压得住火气。”

    剧组去淝水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