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石壁密信与未竟之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九章 石壁密信与未竟之笔 (第2/3页)

那卷胶片装进了便携放映机。白墙上很快映出模糊的画面:五年前的青峰山,陆明远举着摄像机跑在前面,沈曼青提着裙摆追他,兰草坡的紫色花海在镜头里晃成一片浪。“明远你慢点!”她的笑声透过杂音传出来,“等拍完这个,我们去西域找张骞的脚印好不好?我听说那里的石头上,还能看到驼队的影子……”

    画面突然剧烈晃动,接着就黑了。

    秦老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个牛皮本:“这是曼青的旅行计划,她和明远本来想拍完《草木兵》,就沿着古丝绸之路走一趟,把那些没被写进史书的故事都拍下来。”本子里夹着张火车票,目的地是两千公里外的“阳关站”,日期是五年前的七月初八——正是他们失踪的第二天。

    夏听听突然明白,陆明远和沈曼青不是“失踪”了,是带着他们的摄像机,走向了更辽阔的历史长河。他们留下的不是谜团,是一封跨越时空的邀请函,邀请后来者接过他们的镜头,继续这场与历史的对话。

    “这卷胶片的最后,有段录音。”阿Ken突然调大音量,电流声里传来陆明远的声音,带着风声:“如果有人看到这个,说明你看懂了谢安的‘归’。别找我们,去找下一个故事。记住,镜头要对着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那里才有光……”

    沈砚蹲在地上,把脸埋在兰草里。露水打湿了他的头发,可他肩膀的颤抖却慢慢停了。再抬头时,他眼里的泪已经干了,只剩下一种清亮的坚定:“娜姐,我们把《草木兵》拍完吧。不只是谢安的戏,还要把姑姑写的‘兰草坡练兵’‘雾中背影’都加进去。”

    夏听听看向秦老,老人正用软布擦拭那支竹筒,阳光透过洞口照在他花白的头发上,像镀了层金边。“我爹以前总说,历史是条河,有人在岸上看,有人在水里游。”秦老的声音很轻,“明远和曼青就是游进水里的人,你们现在要做的,是把他们看到的风景,讲给岸上的人听。”

    张姐突然拍了下手:“有了!金葵奖的提案可以加段‘幕后纪实’,就拍我们找线索的过程,从老槐树到青峰山,这样既显得真诚,又能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剧本细节这么扎实!”她掏出手机开始记要点,“阿Ken负责剪素材,小周补几版旁白,沈砚……你得准备段采访,说说你姑姑和陆导的故事。”

    “我来写旁白。”夏听听突然开口,指尖在摄像机上轻轻摩挲,“就用陆明远手稿里的话开头——‘历史从来不是一页纸,是无数双手,在时光里刻下的指纹’。”

    离开谢安洞时,沈砚在石壁前站了很久,把那枚兰花书签轻轻贴在“归”字的中心。阳光正好穿过洞口,书签上的三瓣兰在石壁上投下小小的影子,像给那个古老的字,添了笔鲜活的注脚。

    下山的路比来时轻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