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文 第十卷 横扫千军如卷席_第五十一节 虎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正文 第十卷 横扫千军如卷席_第五十一节 虎威 (第2/3页)

 入夜前,黄石又一次召来了关宁军的六位将军,告诉他们只有最后一次上船地机会了,黄石马上就要命令小船离岸,如果他们不走的话就走不成了。六个人就又开始了痛苦地挣扎,鼻子眼睛都快拧成一团了,黄石觉得他们这次眉毛鼻子实在是不够用了,就找了个借口离开,把他们留在厅里私下商量。

    觉华的银库统共就这么大点儿地方,黄石离开正厅后不愿意在院子里吹风,结果就在库房里碰上了赵引弓,后者正端着账册仔细盘点着库存的五十万两白银。其他的几个文官看见黄石进来后,都急忙站起来打招呼,唯有赵通判只是挑了一下眼皮,就一言不发的继续忙着手头的工作。

    这情景让在场地人都觉得有些尴尬,自从黄石来过银库后。赵引弓就风风火火地组织人手点银子,自然谁都明白他是对黄石不放心。岛上的其他官员也都觉得这完全是多此一举,就算黄石真把银子搬走了,眼下也不是找茬打架的时候。何况这黄军门明显是仗着圣眷不讲理的,大伙儿认为要打击报复也得等打仗结束后再去内阁告黑状,但赵引弓却长叹说:“库银都是国家所有,保卫它们是我的职责所在。”现在制造矛盾的正主就在眼前。他赵引弓还在那里一五一十地点银子,一点儿面子都不给。

    黄石倒是很洒脱的似乎什么也没看见。他把刚才对那几位将军地话又说了一遍,然后问屋里的文官们愿不愿意撤离。

    “我们不走。”蹲在地上检查一个箱子地赵引弓头也不抬地说了一句,语气淡淡的仿佛就跟说不去吃早饭一样,他把刚点好的箱子轻轻合上,在手里的账本上轻轻挑了一个勾,伸胳膊就去拉另外一个箱子,嘴里却毫不停留地说道:“本官守土有责。黄军门不必多说。”

    走回屋里里以后,又是领衔的姚与贤拍着胸脯对黄石说道:“末将等计议已定,都要与黄军门共进退,决不做临阵脱逃的鼠辈。”

    黄石的目光从另外几个人脸上扫过,大部分都是忧虑与希望并存地紧张表情,但也有两人躲在后面不停地流汗,其中一个人更是喉结反复上下滚动,不停地吞咽着口水。看向黄石的眼神里充满了乞求之色。

    但姚与贤抢在黄石张口询问前大喝了一声,还同时用力地推了那人一把,怒气冲冲地质问道:“我们才刚刚说好了要同生共死,怎么?一杯茶的时候还没过,就要反悔么?”

    被问的那人脸色惨白,结结巴巴地吭哧道:“没有。没有,不敢,不敢。”

    “好了,”姚与贤回过头来,对着黄石昂然说道:“黄军门让小船离开吧,吾等誓与觉华共存亡。”

    天启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经过全岛男丁两天的拼命工作,觉华岛的防御体系已经基本构建完成,宁远前天响了一天的炮声,到昨天下午就变得很稀疏了。今天一早黄石就按照天启的要求。把尚方宝剑系在腰间。登上了为他搭起来地指挥台,俯视着前方的野战工事。

    这个指挥台高三丈三尺。底部是砖石和土垒,顶部是木制的梯塔,最上层是一个能容纳十人的平台。黄石站在这个平台上,不仅能把整条防线尽收眼底,更能把冰面的几里远景看个分明,同时还能得心应手地从两翼的瞭望台那里得到情报。

    内卫军官已经把黄石地大旗插上了指挥塔顶,丈六的大旗上写着一列镏金大字:“东江又副总兵”,这个旗帜上的称号和陈继盛的将旗有一字之差,“又副总兵”说明他是第二名获得副将称号的东江军官,这也清楚地表明了黄石的身份。

    棱堡、水平护墙和三道矮墙已经修好,最外面一道外墙基本就在冰、岸的结合位置上,每两道外墙之间大概都有二十米左右的空隙,内侧紧靠棱堡的第三道矮墙距离锐角棱堡的顶点大约有十五米远。

    大批地岛上男丁正在摆放棱堡水平护墙间地拒马和木栅栏,还在栅栏底部培上土,夯实来加固栅栏。后面还架着铁锅,辅兵们正在融化冰水准备浇灌加固这些栅栏和拒马,只有中间三十米的栅栏没有加固,这是要给步队留着地大门。再往后二十米就是新建的大批草屋和木屋——长生军士兵的住宅区和避寒处。

    除了被服以外,这些屋里也都准备好了布匹、木炭和烧水器皿。一旦士兵在战斗中负伤,他们马上就能被转移到这些野战营帐中,军医胡青白还亲自检查过了所有的的火塘,并且严格要求火塘要随时点燃,在这种季节里作战,严寒能把最微不足道的小破口变成致命伤。

    在黄石的印象里,历史上觉华关宁军连凿了三天三夜的冰,无数的人冻死、冻伤、冻掉手指,精疲力竭之时被后金军随随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