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网络两地书(十三) (第1/3页)
高君好:
见信如面。辛苦了,亲爱的人,看着你写这么多的文字,既高兴又有些心疼。“草莓”奖励!
感觉看你的小说大体很好,可是有挑毛病的任务,总是先通读一遍,体会整体感觉,然后再仔细挑剔,想到那里就说那里。
对于弱势群体的看法,可能与您有些不同。你说到的两类人,强烈的心理反差固然是对其心理的摧残,民工的遭遇往往是饱含血泪的,可是,总感觉很多女子,在当下的社会里,追求舒适体面的生活并不容易,如果自食其力,也不一定就没有饭吃,但辛苦是肯定的。旧社会里,很多沦落风尘的女子是从小被卖身成奴,想要自由是不可能的。当下的社会,很多女子的选择,有些是受骗上当,有些应该也是好逸恶劳、通过典当青春想走捷径的。其实,很多到城里打工的人,总是抱着些希望的,那些准备通过勤劳与苦力在城市边缘被漠视的男女民工,其实才是高君所说的弱势群体。至于风尘女子中,有一部分应属于弱势群体,但绝非全部。其实,农民中还有很多一部分,他们虽没有农民工在城里受到的直接心理压力,但是,只要他生病、孩子上学,受到的间接的心理压力一点儿也不会少。所以说,很多从没有出过远门的农民(尤其是比较贫困的),他们已经被压力造就了自卑的性格——这在同乡面前可能暂时没有,但只要见了城里人,那种不由自主的诚惶诚恐与谦卑,就是最好的证明。
弱势群体是那些没有资产、没有可靠收入来源的贫困人群,他们不仅仅是来自农民工与误入风尘的女子,只不过,其所占比例较大。即使在香港,有些老无所养的“垃圾婆”(刚看了龙应台一篇杂文如是说),居住不过是“锁在笼子里的床”,七老八十还要捡破烂卖苦力,这样的人才是弱势中的弱势。
不说这些了,感觉心里很压抑。
最近,那个晏才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