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网络两地书(十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网络两地书(十二) (第2/3页)

觉,好作品不是疲劳战的速成,有激情有感觉就抓紧写,感觉需要休息时,高君就好好放松自己。

    对第二章读着很满意,可是,还要鸡蛋里挑些骨头:“正所谓‘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被各种浮躁的欲望和竞争与生存所迫,也使得所有‘正义’呀‘同情’呀之类,无可奈何地,几成了像大熊猫一样濒临灭绝的‘珍稀品’……”这样的文字自然随意地穿插在故事描述中,感觉很好,建议将所有“正义”呀“同情”呀之类,改为所有“正义”、“同情”之类,因为,总感觉小说的写法比杂文更正统一些,小说语言可以风格化(高君的小说语言很有自己的风格),这里将“呀”字去掉,是想将杂文中的议论感觉更正式一些。(权当作不懂装懂)现在想来,第一章可能也有这些“呀”字,现在提出来,主要是感觉第二章实在提不出意见来,又因为看得仔细,读到这里读到了杂文的感觉,所以建议仅仅将“呀”字去掉,转换为顿号,意思一点也不变。

    呵呵,我想看第三章。另外,感觉高君很辛苦,记着善待自己,尤其注意最好每天能有西红柿和黑木耳吃。

    亲亲你,用我的“草莓”作为鼓励!

    林XX年4/7

    心爱的林:

    来信看到,很有启发。林不愧为知音,也更加证明了我原先的判断,那就是你的评判和敏感,的确是很有见地和水平的。当然,作为小说,其人物及人物间关系以及情节等种种是否合理,只能由其自身的展开来诉求于读者,作者并没有任何再予以解释的可能和机会,而且即使有这样的机会,所有的解释也是徒劳的。不过作为在完成过程中的试探和商讨,却是有充分余地来进行这样的切磋的。

    其实,你说的两个问题,或者说两个感觉吧,在本质上是属于一个问题的。对我来说,这其实也说不上像其他有些作家那样,是一些所谓的“设计”、“构思”等种种,而是从根本上来说,出自我基于对人和生活基本的判断和潜在的愿望。在当今急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有些人之所以走到某一行业的辛酸和无奈,本身就说明了其本质的弱势和善良。另外,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根本品质和心地,不是看他对待高于和与自己差不多地位相当的人的态度,恰恰相反,是看对待地位低、尤其是社会最低层弱势群体的态度。那么,在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