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表里不一 (第2/3页)
婉调查?有公私两重原因。
公的是,直觉告诉他,小伙子跟周松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周松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节骨眼,这个年纪去跑网约车,很少见。加上乡镇工作杂压力大,他又是个领导干部,一般不会不顾面子去干这种事。而这个小伙子,年纪不到三十岁,打探到的情况是他还没结婚,家里情况正常。那他去送外卖,大概率是纯粹出于下班后无事可做,索性找个活干,挣个烟酒钱。毕竟总工会这个单位里大部分人都是不怎么忙的。
跟小伙子同样的情况,也不在少数。某干部下班兼职送外卖,还一度上了热搜。不过他上热搜后,得到了不少的指责声,原因是他自称跟“像打游戏做任务”一样快乐,还说上班朝九晚五很难受。这就触动很多底层服务者的敏感神经了,其他外卖员为了谋生每天累死累活、风餐露宿,到你这变成了玩游戏?把一件本来苦逼的事情给娱乐化,这不是在忽视底层群体的痛苦吗?
无独有偶,前些年京城某副处长体验送外卖,人家是怎么宣传报道的?“太委屈了,这个钱太不好挣了。”瞬间赢得网友纷纷点赞,认为他接地气,真正深入群众调研,体验底层疾苦。
所以你看,同样一件事,做出来的社会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取决于你站在谁的立场。
郑方圆私的一方面,是拯救周松比拯救这个小伙子,对自己更有利。同样的开网约车,同样是事出有因家庭困难,同样是基层副科级领导干部,郑方圆和他有太多共同点。拯救周松,其实就是在洗清自己。
拯救周松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事先经单位批准,而在于是否确有必要这么干。很显然,小伙子缺乏这一点必要性,拯救他的难度更高,对郑方圆没有一点好处。
情况也确如郑方圆分析的那样,找到小伙子谈话核实后,他确实没有什么困难,单纯出于下班无聊,与其窝在家里,不如骑个电驴到处转转看看,还能挣点小钱。
对于郑方圆的到来,小伙子表现得很惶恐,希望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