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章 耳朵比眼睛诚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9章 耳朵比眼睛诚实 (第2/3页)

标签,关联到芦阳镇。既然对方说‘人在’,那我们就得认。”

    这是一种超越常规办案逻辑的信任。

    在没有物证,没有卷宗,甚至没有确切地址的情况下,仅凭一段摩斯电码,江临风就将一个新的节点,纳入了这个尚未完全成型的“记忆网络”之中。

    赵婉华理解他的决定。

    她走上前,轻声说:“吴守业只是一个开始。他可能只是想为他没能接到的那一个案子寻找答案,却没想到,他的行为模式,被其他人复制了。或者说,有同样执念的人,在全国各地,用着类似的方式,做着同样的事。”

    江临风点了点头,目光深邃。

    他想起了李春来从床底拖出的那只铁盒,里面是手抄的“报案记录”。

    那不仅仅是一份记录,更是一种传承。

    李春来从他舅舅那里接过了追寻真相的责任,那么,在芦阳镇,在更多他们不知道的地方,是不是也有无数个“李春来”,守护着各自的铁盒,等待着一个被听见的机会?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物证中心里只剩下设备运行的嗡鸣声。

    林川那边依旧在努力,试图从海量数据中打捞出蛛丝马迹。

    江临风和赵婉华则并肩站着,沉默地看着大屏幕,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守夜。

    突然,系统再次发出了警报。这一次的声音比刚才更加急促。

    “头儿!又有新信号!”林川的声音陡然拔高,“不是西北!坐标在……四川!四川盆地西缘,雅安市附近的一个山区!”

    这个发现让江临风和赵婉华猛地对视一眼,心头巨震。

    如果说甘肃的信号点还在西北的辐射范围内,那么四川的这个点,则彻底打破了他们之前关于“吴守业西北巡行”的所有推测。

    这条线,比他们想象中要长得多,广得多。

    “信号内容呢?还是摩斯电码?”江临风急切地问。

    “不……不是。”林川的声音里带着困惑,“是一段音频,非常短,只有五秒钟。干扰很强,我正在做降噪处理……好了!”

    一段经过处理的音频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

    那不是人声,也不是电码,而是一段旋律。

    一段用某种吹奏乐器发出的、带着浓郁地方色彩的童谣旋律,曲调婉转而悲伤。

    在旋律的背景音里,还能隐约听到一种极富节奏感的、笃、笃、笃的轻响,像是……尼姑庵里敲击木鱼的声音。

    旋律只有短短几个小节,便戛然而止,徒留一片沙沙的电流噪音。

    整个物证中心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这算什么?

    报案?还是挑衅?

    这首童谣代表了什么?

    背景里的木鱼声又是什么暗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