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章 指纹没干,人先凉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1章 指纹没干,人先凉了 (第3/3页)

临风!”

    董正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这位市刑侦局痕迹科的老科长头发被雨水压得服服帖帖,警服领口沾着咖啡渍——显然是从家里直接赶过来的。

    他拍了拍江临风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湿衣服渗了进来,像一道短暂的暖流。

    “省厅通知,积案专家组重启,名单里有你。”

    江临风的手指在手机上停住了。

    屏幕里是那半枚指纹的特写,边缘的油脂分布像一团揉皱的纸。

    “是胡老师点的你,说‘能从灰里看出指纹的人’。”董正然掏出烟盒又放下。

    “老胡那个人,轻易不夸人。”

    江临风没有说话。

    他想起上周在省厅开积案推进会时,投影幕布上十七个案件编号泛着冷光。

    此刻,笔记本里夹着的指纹照片边角被雨水泡得发皱,他突然意识到,所谓“荣誉”,不过是一把刀——既割开尘封的旧案,也割开凶手的伪装。

    当天下午,物证室的冷光把江临风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戴着防割手套,用多波段光源一寸一寸地扫过从汽修厂提取的塑料布残片。

    碳化纤维在光束下泛着幽蓝的光,直到——

    他的呼吸突然停滞。

    在塑料布内侧极细微的褶皱里,一道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纹路闪过。

    这不是人体组织,而是胶鞋的底纹,被高温熔化后又凝固,像一道模糊的伤疤。

    江临风猛地翻出90年代小卖部案的档案。

    1996年第三起现场照片里,门槛处有枚模糊的鞋印,纹路走向……完全吻合。

    手机在桌面震动时,他的指尖还停留在照片上。

    “江临风,广城刚发现一具烧焦尸体。”芳姐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她是广城市刑警支队技术大队长,说话向来直得像根钢筋。

    “位置在老城区‘便民烟酒行’旧址——那里是96年第一起小卖部案的现场。”

    江临风的手指慢慢蜷起,指节抵在物证台边缘,触感冰冷坚硬。

    窗外的天阴得厉害,像一块浸了水的灰布。

    他望着桌上摊开的档案,1996年的现场照片里,老烟酒行的木柜台蒙着灰尘,而此刻,那里正躺着另一具被焚烧的尸体。

    “我连夜赶过去。”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像一块沉进深潭的石头。

    小陈敲门进来时,看见主管正把那半枚指纹的照片和96年的鞋印扫描件塞进公文包。

    雨又下起来了,窗玻璃上的水痕里,江临风的影子显得格外瘦长。

    他抓起外套走向门口,路过小陈时停了停:“把无名尸档案和专家组名单发到我手机。”

    “是!”小陈立正,却见江临风已经消失在楼梯间。

    老烟酒行的位置他记得。

    十年前他刚当痕检员时,跟着董正然去那附近勘查过盗窃案。

    此刻他站在市局停车场,雨刷器刮开挡风玻璃上的水幕,导航显示广城还有两小时车程。

    副驾驶座上的公文包鼓着,像藏着什么活物,在雨声里轻轻震颤。

    他踩下油门的瞬间,手机屏幕亮起新消息:芳姐发来一张照片。

    焦黑的门框上,隐约能看见“便民烟酒行”几个褪了色的红漆字,门内的灰烬里,一截发白的指骨格外刺眼——那是小指,切口齐整得像用手术刀削过。

    雨刷器还在来回摆动,江临风的目光却凝在照片上。

    后视镜里,市局大楼的灯光渐渐被雨幕吞没,而前方的路,正通向十七个未完成的指纹,和一个从未停止的凶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