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大道至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四章 大道至简 (第3/3页)

、喜鹊、山鹊……乃至几只罕见的蓝羽长尾山绶鸡,纷纷自四面八方飞来,悄无声息地栖于道观周围虬枝盘结的古松之上,密密麻麻,竟将松枝压弯,却无一声鸣叫,皆收拢羽翼,静静聆听。林间幽暗处,一只皮毛胜雪、眸如点金的灵狐悄然探出头颅,金眸映照着天边最后一抹残阳,凝视着抚琴的身影。一时间,观前万物屏息,唯有那仿佛来自太古洪荒的天籁琴音,在月色初升的华山之巅静静流淌,沟通着人、兽、山林与苍穹。

    (五)夜卜玄微

    夜幕四合,星河璀璨如钻,洒落无边清辉,玉泉观仿佛悬浮于星海之中。扶摇子收琴入静室丹房。室内陈设简朴至极:一石床,一蒲团,一矮几而已。几上仅置数卷摩挲得发亮的竹简、一只青瓷壶。壁上悬着一幅笔意古拙的北斗七星图与一幅描绘人体经脉气穴奥秘的《内景图》。

    他于蒲团上盘膝坐定,自怀中玉瓶取出一粒龙眼大小、色如紫金、隐有光华流转的丹药服下。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温和暖流散入四肢百骸。随即,低沉而富有韵律的诵经声响起,字字清晰,蕴含着一股抚慰神魂的力量,与窗外夜枭的孤鸣、草间秋虫的唧唧声奇妙地交织相和,非但不显突兀,反更添天地寂寥、道法自然的韵味。

    诵经毕,万籁俱寂。扶摇子自宽大袍袖中取出三枚绿锈斑驳、边缘圆润的古旧铜钱,置于掌心。他合掌闭目,气息沉入丹田,心神进入一片空明虚无之境,仿佛与头顶的浩瀚星河融为一体。片刻后,双目未睁,只将合十的双掌轻摇三下,口中默念玄诀,随即手腕一抖,三枚铜钱叮当作响,撒落于矮几之上。

    铜钱滚动数息,铿然定住。借着窗外透入的星月微光,可见其呈现一特定卦象(如:下坎上震,乃“雷水解”卦)。扶摇子凝视卦象良久,指节在卦爻间轻点推衍,眼中星河流转,仿佛窥见了重重迷雾后的天机轨迹。最终,他轻轻一叹,颔首低语,声音中带着一丝洞悉世情的了然与悲悯。

    “玄真,”他唤侍立在门外的小道童。玄真应声轻步入内。“山下红尘纷乱,戾气蒸腾,杀伐之气如狼烟冲霄,遮蔽了朗朗乾坤。然物极必反,乱极思定。天象所示,一颗沉寂已久的将星,即将重现于这乱世苍穹,其芒锐不可当。此星现世,是福泽苍生之瑞兆?亦或是兵燹再炽之凶谶?”他目光深邃,似穿透了石壁,望向了山下遥远的烽烟,“福兮?祸兮?皆不在天命,而在持星者本心之一念抉择。”言罢,收回目光,复归平静,“明日巳时,当有客至山门。备好那罐去岁封存的玉泉松针茶,再取些新采的野柿、山核桃待之。”

    玄真心中疑窦丛生,欲开口细问“将星”与“来客”,却见师父已从容侧卧于冰凉石床之上,呼吸瞬间变得绵长均匀,若有若无——正是其独门秘传的“蛰龙睡功”。此功玄妙非常,非是寻常睡眠,形骸虽卧,元神却可脱体而出,神游八极,上可叩问星斗,下可探察幽冥,于梦境中沟通天地玄微。

    清冷的月华透过小窗,如银纱般轻柔地覆盖在扶摇子安详的睡颜上。白发散落于简朴的石枕,胸膛随着悠长至极的呼吸缓缓起伏。每一次吸气,丹房内微尘轻旋,似被无形之力牵引;每一次呼气,空气又复归平静,仿佛整个空间都随之舒张收缩。香炉中柏子香的余烬明灭,如暗夜中不灭的星眸。

    玄真见状,知师父已入定境,不敢打扰,轻手轻脚掩上厚重的木门扉。他立于清寂的院中,仰首,但见浩瀚星河横贯天宇,璀璨无垠,仿佛无数双亘古的眼眸在注视着这小小的道观。夜风拂过千年古松,枝叶摩挲,发出沙沙轻响,似在低诉着天地间永恒流转的秘语。这一刻,玄真心中豁然开朗,先前师父所言的“天地为大宇宙,人身即小宇宙”的玄奥之理,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他真切地感受到,于这华山绝巅,遗世独立的玉泉观中,师父扶摇子已将自身这具“小宇宙”修炼至何等境界——心与道合,意与天通,呼吸吐纳与山川同律,起心动念与万物共鸣,臻至与自然大道完美谐和、浑融无间的至境。

    玉泉观静伫于溶溶月色之下,宛如一个遗落凡尘的梦境。而侧卧神游的扶摇子,便是这梦境唯一的主人。他于这深邃的睡梦中,同天地共呼吸,与星辰共明灭,和万物齐命运。那悠长的呼吸声,便是这寂静山夜里,最宏大也最细微的道音。

    (尾声)

    鹤影松风伴岁年,餐霞饮露自悠然。

    分波岂仗神通力?心定能通万籁弦。

    蛰卧丹丘参斗柄,炉中炼化地天缘。

    星移物换人间劫,一卦松涛待客船。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