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9章 情种童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419章 情种童贯 (第2/3页)

他觉得,自己又“硬”起来了!

    童贯捻着短须,脸上容光焕发。“嗯,这小子真乃吾之副将。”

    童大人出身贫微,幼年时父亲丧父,由母亲一手拉扯长大。

    因为没爹,经常受到邻家小孩嘲笑与排斥。

    童母用为数不多的家资供他上了私塾,但最终因生活窘迫,童贯没读一年,便回到了农田,从事“基本劳动”。

    他虽然勤奋好学,但学习时间太短,勉强能识文断字。

    邻居让他帮忙读家书,他倒也能认识几个字,但每句话的大概意思,就基本靠猜了。

    单身妈妈太苦了,童母好不容易把童贯养大成人,又在临村托人为他保媒,娶了一个媳妇:王氏。

    由于童贯从小沉稳内敛,还上过一段私塾,颇有气质。

    他一心一意种庄稼养活全家,小两口过得虽然有点辛苦,但也情意相投、恩爱如蜜。

    不久后王氏产下一子,此时正是享受生活美好的时候,王氏却染了风寒。

    在古代,即便感冒也是一种大病,更何况王氏刚刚生产不久,元气未补,身体虚弱。

    童贯想找个郎中看看,怎奈平日吃饭都是问题,家中哪还有钱瞧病。

    万般无奈之下,童母只得用米汤为王氏续命。

    而童贯整天跪在门口,朝地上使劲磕头,祈求上天能够可怜可怜他们一家,可怜可怜尚未满月的婴儿,让妻子能够病愈。

    只可惜那几天老天爷正好不在家,听不到童贯的哀求。

    反倒是阎王爷听了个真真切切,没两天就把王氏带走了。

    痛失爱妻,怎不叫人伤心难受。

    自从王氏死后,童贯整天坐在坟头发呆,嘴里还叨叨咕咕,自怨自艾。

    “如果家里有钱,如果我有点出息,也不至于请不起郎中,你也不会这么早就离我而去......”

    他一坐就是一天,期间不吃不喝,也不怕挨饿,没多久就瘦脱相了。

    这要换做今天,童贯的行为是为爱而伤的悲情表达,值得人们尊重与钦佩,可称之为痴情种子。

    可在古代,这就是失心疯,中邪,魂被勾走了......

    其实,谁也不知道,“丢了魂”的童贯,内心是多么悲伤、多么无助。

    童贯每天都这么抱怨着,抱怨着生活的贫穷,抱怨着命运的不公。

    直到有一天,在坟头上啃草的童贯,忽然看到远处的道路上扬起阵阵黄沙。

    他还以为阎王爷这次亲自收他来了,吓得赶紧猫在坟后,只露个脑袋,一看究竟。

    只见扬沙处逐渐现出一列旌旗,伴随着鸣锣声与马匹的嘶叫声渐行渐近。

    原来是李宪回乡祭祖,李宪,内侍太监,任河东路走马承受,可风闻奏事,是皇帝在地方的耳目。

    州级走马是从九品,路级走马是从七品,大多由太监担任。

    虽然品级较低,但可以直接上达天听,即便四品的知州、知府,也不敢轻易得罪他们。

    李宪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居华服,卫兵前呼后拥,衙差鸣锣开道。

    童贯看到这等一呼百诺的场景,心中羡慕不已,“真是太威风了!”

    他又不免对自己的境遇感到唏嘘,“哎,我要是混成这样,她也不会这么快就走了......”

    隔天早上,他从家里出来,打算前往坟头“值班”,路上听见两个青年在小声嘀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