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1章 乱局纷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381章 乱局纷呈 (第3/3页)

据?”

    范权不疾不徐道:“我王虽建号晋王,然始终未僭越称帝,此心可昭日月。今遣使入朝,当言明我河东之志:只求保境安民,非有问鼎之心。”

    “若得之,大王则名正言顺号令河东;若拒之,我王亦无甚损失,无非一战尔。”

    接下来,一群人讨论请封奏疏的细节,并调派兵力部署严阵以待,做两手准备。

    ……

    西夏,兴庆府,崇政殿。

    李乾顺斜倚在鎏金王座上,手中把玩着一封边关急报。

    他轻笑一声,“宋廷调十万西军东征平叛,诸位以为如何?"

    大将嵬名阿吴率先出列,铁甲铿锵:“陛下,此乃天赐良机!宋人秋粮已熟,陇东麦浪千顷,渭州粮仓堆积如山。臣请率三万铁骑,破镇戎,掠庆阳,夺其粮秣以实我仓廪!”

    枢密使哆讹眯起眼睛:“宋军虽调走十万大军,但边境堡寨林立,强攻恐损兵折将。”

    殿中一时争论不休。李乾顺目光扫过众臣,最后落在晋王李察哥身上。

    李察哥眼中精光闪烁,他昔日最为忌惮的大宋名将刘法已经陨落。如今天赐良机,必然要大肆掳掠一番。

    “陛下,宋人堡寨虽多,却各不相属……”

    ……

    辽国,西京。

    留守司衙署内,檀香缭绕。旅游达人耶律延禧斜倚在锦榻上,指尖拨弄着一串玛瑙手串。

    殿外秋风卷着沙尘拍打窗纸,几名宫娥捧着新熬的鹿茸汤,大气不敢出。

    “陛下!天佑大辽、天佑大辽!”

    人未到,声先至。

    接着,萧奉先疾步入殿,“陛下,上京光复了,金贼遭了天谴!”

    耶律延禧懒懒地抬眼,“哦?”

    萧奉先却眉飞色舞,“金虏在上京倒行逆施,触怒了上天,突发瘟疫,战马倒毙。完颜阿骨打已经狼狈退出临潢府,我军兵不血刃,重夺上京!”

    驸马都尉萧昱,萧奉先的狗腿子。

    他当即出列附和:“金人蛮夷,不识天命,妄图僭越,乃自取灭亡!”

    南院参知政事虞仲文冷笑一声,插话道:“所以金军是整师而退,将上京洗劫一空,临走还带走了数万匠户?”

    萧奉先听他阴阳怪气,颇为不悦,随即道:“即便如此,此次上京光复,也是我大辽之幸。”

    有主战派大臣提议道:“陛下,我们可乘胜追击,收复更多失地。”

    求和派官员当即反驳道:“不可。金军虽遇瘟疫,但实力犹存。”

    “李大人何出此言?难道你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我只是就事论事。如今之计,应先巩固上京,整顿军备,再寻良机。”

    耶律延禧不堪其扰,喝止了争吵的众人。

    大臣们又七嘴八舌地谴责了一会儿金国,话题不知不觉扯到了宋金联合上。

    北宋的联金计划,最初只有一小撮人知道,是赵佶唯恐没能谈成,消息还泄露了,届时先遭到辽国报复。

    与金国搭上线,达成联合意向后,就没了这方面的顾虑,事情便拿到朝堂上讨论了。

    辽国听到风声很正常,毕竟赵佶明牌了。

    一位大臣谴责道:“宋廷背弃百年澶渊之谊,与金人密约共谋我大辽,实乃鼠目寸光,与虎谋皮!”

    “宋人枉读圣贤书,岂不知唇亡齿寒?女真豺狼之性,今日能攻我大辽,他日必噬宋之血肉!”

    萧奉先眯眼笑道:“宋人贪利忘义,不足为惧。陛下不妨遣使汴京,许以免其岁币……”

    接下来,一群人探讨许给大宋什么好处,底线定在哪?又该任命谁为使臣。

    ……

    大宋境,歙州,光明顶。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