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0章 北宋六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90章 北宋六贼 (第2/3页)

伤,却也成了苏轼的书童。

    高俅心思玲珑,处事圆滑。倒颇受苏轼照拂,闲暇时也指导他一些学问。

    高俅学问不行,但学得一手好字,这也为他以后的官路奠定了基础。

    苏轼祖籍在河北,但从他父亲开始,他们这一脉移居在蜀地。

    高俅一直以恩师之礼对待苏轼,无论蜀地还是河北的苏家人进京赶考,他都会命人好生接待,赠些钱财供其花销。

    苏轼才华横溢,很快在朝堂崭露头角,时任礼部尚书。

    他升官升得快,却遭人排挤,被贬的也很快,一生坎坷,大半生都在被贬的路上。

    而苏辙升官慢,却胜在稳,他的官路比起苏轼要顺畅很多。

    早些年曾官拜尚书左丞,因为苏轼的关系,他对高俅也有所抬举。

    …...

    翌日。

    因为要拜访苏辙,高世德打扮的文质彬彬,也没带二女出行,那样显得太轻佻了。

    他带着礼物,乘车往苏辙府而去。

    此时,苏辙府上正在接待一位特殊的客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她此次登门是有事相求。

    只是李清照所求让苏辙有些为难。

    如今朝廷最有权势的几个人,分别是梁师成,蔡京,童贯,高俅,王黼,李彦。

    能量最大的是梁师成,他是蔡京都要巴结的人物,王黼追着想给他当干儿子。

    没有任何一个官员能天天陪伴在皇帝左右,太监却能。

    若把赵佶也看作一个官员,太监就是他的家臣、管家,而朝堂众臣是他聘请的幕僚,亲疏一下就体现出来了。

    梁师成官至检校太殿掌印太监,凡御书号令皆出其手,是赵佶的工作管家。

    赵佶写圣旨之前,由秘书省以及翰林院先起草底稿,梁师成在传话过程中曲解赵佶的意思都是小儿科。

    赵佶有时懒得写圣旨,就让梁师成找人模仿他的笔迹代笔。如此便利的条件,梁师成有机会、也有胆量伪造圣旨,人称“隐相”。

    童贯是赵佶的武装势力管家,而他枢密院枢密使的身份,让他成为了军方第一人,人称“媪相”。

    早些年童贯西征所向披靡。

    尽管他有恃功骄横,瞒报败绩,夸大战功等劣迹,却也算军功赫赫。

    朝臣对他的抨击以“僭窃兵柄”为主。童贯的形象也是偏正面的,甚至算是“稳边拓土”的典范。

    直到去年,童贯亲率大军对西夏用兵,他不听主将“刘法”的劝导,并强令其进军西夏腹地,导致刘法战死。

    刘法被“河湟吐蕃”以及西夏敌军誉为“天生神将”,可见其能耐极大,而童贯的众多战功,也多出自他的手笔。

    《陕西通志》记载,‘时论名将,必以刘法为首’。

    甚至有刘法是宋末第一名将的说法,他的名气远比种师道、种师中兄弟俩大得多。

    刘法战死,童贯溃逃,损失精兵数万。

    此战暴露了童贯的指挥无能和急功近利,他“西陲名帅”的军事威信也随之崩塌。

    童贯回京后,仅以“小挫”回禀赵佶,他现在甚至还不知道,“西北小战神”已经战死。

    李彦是赵佶的生活管家,任后宫大内总管,专职后宫事务,赵佶第一任皇后的死,他可是在暗中出了不少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