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忠诚与生存的抉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忠诚与生存的抉择 (第3/3页)

受控制地一会儿松开,一会儿又紧紧握住,每一次动作的变换,都伴随着内心深处一阵剧烈的煎熬。

    入伍的时候,父亲语重心长的叮嘱 ——“吃皇粮,听皇命”,到现在还在他耳边清晰地回响,就像洪钟一样响亮。可回头看看这些年的军旅生涯,他心里全是困惑和愤怒。皇命之下,他们这些戍边的将士,在冰天雪地的冬天,只能穿着单薄的衣服,手脚冻得生疮、麻木,却还要咬牙坚守。家里的亲人们,在贫瘠的土地上累死累活地干活,却还是摆脱不了挨饿受冻的命运。

    现在,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突然摆在面前。只要轻轻点个头,就能拿到丰厚的报酬,家人从此就能吃饱饭,不用再为吃饭发愁。说不定还能攒够钱,把那破得每逢下雨天就四处漏雨的茅屋好好修缮一下,给家人一个安稳的家。李二狗的内心在这两个想法之间来回拉扯,痛苦极了。他既想报答林将军的救命之恩,又想拯救正在挨饿的家人。那丰厚的粮饷,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他,让他难以抗拒;而林将军的身影,又像一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让他没办法轻易背叛。在这两难的选择面前,他感觉自己好像被夹在冰窖和火海中间,被两种极端的力量同时撕扯着,灵魂都要被撕成两半了。

    陈武一看这情况,赶紧趁热打铁,抛出第二个 “诱饵”:“只要听从调遣,每人先给半两安家银,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再加五钱。” 他重重地拍在粮车上,惊飞了几只偷吃谷粒的麻雀,“跟着林宇,你们拿什么养家?项大人承诺,三个月后每人发新棉甲,每套造价二两银子!” 这话就像一根细针,刺破了最后一层心理防线,人群中响起了低低的议论声。张石头还想争辩,却看见身边的弟兄们都开始挪动脚步,有人已经默默地摘下了腰间刻着 “林” 字的腰牌,那一刻,他只觉得心里一阵刺痛。

    四更天的时候,旧校场的篝火渐渐熄灭了。陈武看着那些跪下来领粮饷的士兵,嘴角浮起一抹冷笑 —— 三千人里,只有不到两百人还紧紧攥着腰牌不肯放手。月光像刀刃一样清冷,投降的人捧着半两银子的手在发抖,不知道是因为激动,还是因为愧疚;而那两百人腰间的火铳,在夜色中闪着冷冷的光,坚定又沉默。

    这时候,知府衙门的暖阁里,项煜正对着清单嘿嘿地笑,翡翠扳指划过 “归降士兵两千五百人” 的字迹,算盘珠子拨得飞快:“两千五百人,每人每月三斗米,三个月就是两千二百五十石;菜金十文,总共七百五十两……” 他突然仰起头大笑起来,笑声里全是得意,震得案头的《忠经》都掉了下来,书页正好翻开在 “报国忘家” 那章,简直太讽刺了。

    “赵猛那家伙,还在军营外面死缠烂打,非要见神机营不可。” 师爷皱着眉头,一脸不耐烦,凑到项煜身边,小声报告。项煜听了,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嘴角浮起一抹冷笑,随意地摆了摆手,眼里闪过一丝寒光,就像夜枭盯着猎物一样:“让他闹去,明天安排好,让他去见见那些死脑筋的人。” 说完,他慢慢走到窗边,望着浓稠得像墨汁一样的夜色,远处几盏孤灯在风中摇晃,好像随时都会熄灭。这时,他脑海里突然浮现出温体仁密信里的那句话 ——“断其羽翼,方好拿捏”,一时间,项煜好像突然领悟了什么了不起的办法,忍不住双手一拍,放声大笑起来,那笑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阴森。

    在项煜这种被权欲冲昏头脑的人眼里,军营里那些为了忠义信念坚守,却又在艰难世道里为生存发愁的士兵,不过就是棋盘上的棋子,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而儒家传承了上千年的纲常礼教,在他看来,早就变成了一张无形却又很结实的大网,把这些士兵困在 “忠君” 和 “求生” 的两难境地中,让他们晕头转向、迷失方向,最后稀里糊涂地成了他实现阴谋、谋取私利的好工具 。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林宇一个人站在客房窗前。远处旧校场方向传来零星的马蹄声,他知道,那是选择离开的弟兄们在出发。手按在剑柄上,指腹摩挲着刻在剑鞘上的 “忠” 字,突然觉得这个字烫得厉害。窗外,启明星在云缝里时隐时现,就像他此刻的心情 —— 在这乱世之中,忠和义、国和家,到底该怎么选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