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匠人与火器新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匠人与火器新生 (第2/3页)

中用的神机铳,你们修过、打造过吗?” 说完,他转身向旁边的士兵使了个眼色,士兵心领神会,迅速从武器架上取下一支在之前战斗中损坏的火枪,双手恭敬地递到匠户们面前。老张头接过火枪,粗糙的手轻轻摸着枪管,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既有对自己手艺的自信,又透着深深的无奈:“将军,您可能不知道,咱们大明的匠户制度,从太祖爷那会儿就定下来了。匠户的子孙,世世代代都得干这手艺,既不能改行,也不能随便离开工坊。就说我儿子吧,才 12 岁,本来该在学堂里读书识字,可因为是匠户,只能早早跟着我在工坊里,从最基础的活儿学起。平时干完活儿,累得腰酸背痛,还偷偷拿着书本,借着昏暗的灯光看几眼,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按规矩,他只能一辈子困在这工坊,把手艺传承下去,没别的选择。”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接着说,“在官府工坊里,每年得无偿服役三个月。这三个月里,我们每天都在打造兵器,或者修造宫室。工坊里的吃的,差得要命,简直不是人吃的。住的地方,就是四面漏风的破棚子,晚上寒风一吹,根本没法睡觉。稍微偷懒,监工的鞭子就像毒蛇一样抽过来。” 老张头轻抚着火枪,像是在抚摸宝贝,又像是在摩挲多年的老友,眼眶微微泛红,声音里满是感慨和无奈:“将军啊,我们这些匠户,从生下来就被这匠户制度死死绑住,一辈子都在这手艺里打转,想逃都逃不掉。”

    他满脸无奈,用力指着枪管上那道显眼的裂痕,声音里带着多年的愤懑,几乎是吼着说:“就拿这火枪来说,上头严令,打造材料必须按官府给的来,稍微不一样,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可那些所谓的官配材料,送来的时候不是锈迹斑斑,就是质地脆软,根本没法用。用这种次品锻造,打出来的火枪肯定不合格。可出了问题,上头不问原因,责任全算在我们匠户头上。我们这些干了几十年手艺的人,就算闭着眼,摸一摸、听一听,也知道该怎么修。想当年,我们还打造过结构复杂、工艺超难的佛郎机炮,那大家伙构造比这火枪复杂多了,都不在话下,修这小小的火枪,那还不是轻轻松松。” 话音刚落,他旁边身形矫健的年轻匠户,麻溜地抄起趁手的锤子和铁片,稳稳地走到火枪旁,弯腰开始清理破损处。只见他眼神专注,手中锤子起落有序,每一下都精准有力,铁片在他巧手下,顺着枪管破损处贴合上去,动作一气呵成,娴熟得像行云流水。林宇蹲下身,饶有兴趣地看着匠户们操作,时不时问几个问题:“这修复后的气密性怎么保证?”“遇到击发装置失灵该怎么处理?” 匠户们一边忙,一边耐心解答。一位年长的匠户擦了擦额头的汗,苦笑着说:“将军,我们会在接口处涂特制的油膏,既能密封又能防锈;击发装置的话,关键是弹簧的韧性,我们会用特殊的锻造工艺。可就算手艺再好,赚的钱也只够勉强糊口,一家人挤在破旧的小屋里,冬天冻得直哆嗦,夏天被蚊虫咬。稍微不小心,就会被官府以‘造作不如法’的罪名处罚,全家都跟着遭殃。前阵子,隔壁村的老李头,就因为火器上的刻纹深了半分,被抓进大牢,到现在都没放出来。” 林宇静静地听完,眉头紧锁,心里对匠户制度满是不满,也很同情匠户们的遭遇。他看着匠户们熟练的动作,越发觉得他们是难得的人才,要是能为自己所用,肯定能提升军队的火器实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