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意难测 (第2/3页)
迅猛,往往将过往粮册烧得片纸不留。而待官府重新造册之后,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百姓的税赋不但未因灾减轻,反倒愈发沉重了。这其中账目如何变动,利益如何纠葛,其间的猫腻,自是不言而喻。”林宇顿了顿,继续道:“臣听闻,蜀地还有不少良田被豪族强行霸占,百姓沦为佃户,辛苦劳作一年,收获的粮食大半都要上交,日子过得苦不堪言。长此以往,民怨必然滋生,于朝廷统治极为不利。推行新政,正是为了还百姓一个公道,稳固朝廷根基。” 他言辞恳切,声音微微发颤,眼神中满是对百姓苦难的同情与对新政的坚定信念。
崇祯皇帝闻言,原本稍显倦怠的眼神瞬间锐利如鹰,仿若一道寒芒直直刺向林宇,死死盯着他,仿佛要将他的灵魂看穿,试图从他脸上找出哪怕一丝一毫的破绽。皇帝的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击御案,发出沉闷的 “咚咚” 声,那节奏竟与殿外逐渐变强的雷声奇妙地交织在一起,似在奏响一曲压抑的乐章。“蜀地……” 皇帝喃喃自语,声音低沉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像是陷入了遥远而复杂的回忆,那些关于蜀地的灾荒、叛乱、民生艰难等种种乱象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闪过,又像是在心底反复权衡利弊,思忖着这背后可能涉及的各方势力与朝堂局势。“那里的实际情况,当真如此不堪?” 他突然提高音量,原本低垂的目光瞬间抬起,目光如炬,迅速扫向群臣,试图从众人各异的表情中找到答案。
然而,朝堂之上一片死寂,往日里为了丁点小事便能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的大臣们,此刻却如同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双唇紧闭,大气都不敢出。唯有殿外呼啸的风声,裹挟着磅礴的雨声,肆无忌惮地灌进殿内,将这压抑得近乎窒息的气氛烘托得愈发凝重,仿佛整个朝堂都被笼罩在一片厚重阴霾之中,不见天日。“蜀地近来可不太平呐。” 户部尚书脸上挂着皮笑肉不笑的神情,慢条斯理地插话。他身着绯色官袍,袍角绣着精致云纹,却难掩周身散发的阴鸷之气。此刻,他微微眯起双眼,那对眸子犹如暗夜中窥伺猎物的野兽,幽光闪烁,紧紧锁定林宇,好似要将其心底秘密一一洞悉。“林大人怕是还不清楚,上个月,有个来自蜀地的精明商贾,一路风餐露宿、历经艰险抵达京城。本以为能在这繁华之地大展宏图,谁料,没几日竟变得疯疯癫癫。此人蓬头垢面,衣不蔽体,整日在街头巷尾游荡,逢人便叫嚷着蜀地官仓藏有天大的‘猫腻’。他眼神惊惶,言辞间满是恐惧,仿佛目睹了世间最可怖之事。可如此怪异行径,没安稳过两天,便蹊跷地‘病死’在了客栈之中。据客栈伙计所言,他死时双目圆睁,面容扭曲,仿佛死不瞑目,那死状,实在令人毛骨悚然,不免让人浮想联翩。” 户部尚书咂咂嘴,发出两声意味深长的 “啧啧” 声,那声音在庄严肃穆、寂静无声的朝堂上悠悠回荡,无端添了几分阴森之感,好似一阵冷风,悄然钻进众人脊梁骨。“还有那地方,官银押运也频繁出岔子。前两年,一批运往蜀地的巨额官银,在押运途中离奇失踪。此次押运,朝廷精心安排,选派了经验丰富的镖师,又增派了不少官兵护卫,本以为万无一失。可谁能想到,那装满银子的车队,在经过一处山谷时,竟如同人间蒸发一般,瞬间消失得干干净净。朝廷为此抽调大批人手,明察暗访、四处查探,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市井百姓,皆被纳入调查范围,可最终一无所获,哪怕是一丝一毫的线索都未曾寻得,就好像那批官银被滔滔江水无情吞没,无影无踪,着实诡异非常。”林宇听到这话,心头猛地一紧,好似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他心里比谁都明白,户部尚书这看似随口说出的一番话,实则暗藏玄机。尚书微微眯起双眼,语气看似漫不经心,话里话外,却都在隐晦地暗示蜀地的势力错综复杂。那里豪门望族盘根错节,商贾帮派相互勾结,各方势力犬牙交错,利益纠葛千丝万缕。背后定然有一双双黑手在暗中搅弄风云,他们在阴暗的角落里窥视着一切,但凡有任何可能触及他们利益的变革,便会如蛰伏的毒蛇般,立刻施展手段,千方百计地阻止,手段之狠辣、布局之精妙,让人防不胜防。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脊梁,试图在这暗流涌动、危机四伏,仿若布满荆棘与陷阱的朝堂上,为新政寻得一线生机。
*“荒唐至极!” 礼部尚书一听这话,像是被点燃的火药桶,“腾” 地一下跳了出来,脸上因激动而涨得通红,活像熟透了的番茄。他那官帽上的玉珠,也跟着他剧烈的动作乱颤,发出轻微的碰撞声。此刻,天际突然划过一道闪电,紧接着,一阵骤雨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