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辩局迷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辩局迷障 (第2/3页)

百姓生气,让他们给朝廷疯狂‘差评’,把我大明几代君王、无数能臣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好名声,一下子搞臭?” 说完,他微微侧身,宽大的袖笼跟变魔术似的。只见他手腕一抖,不知道从哪儿掏出几封信件。信件看起来很旧,纸张被岁月折腾得泛黄脆弱,好像轻轻一碰就会碎。再看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毫无章法,就像三岁小孩写的。这么难看的字,写在这旧纸上,真让人纳闷这信件到底啥来历 。

    * 林宇抬眼,看到户部尚书得意洋洋地呈上所谓的证据,嘴角一勾,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他不慌不忙地伸手,跟散步似的,轻轻接过信件。展开信纸,眼睛一扫,快速看完。一会儿,他神色笃定,声音清亮,开口道:“尚书大人,您这证据,怕不是从哪个‘拼多多’造假作坊批发来的吧?您仔细看看这封信,日期居然写的是下个月,难不成这百姓会穿越、能预知未来?再瞧瞧这字迹,歪歪扭扭,跟去年某贪官伪造文书的笔迹一模一样,简直就是‘克隆体’。要不,咱们马上请大理寺那些火眼金睛的‘鉴宝专家’来,好好鉴定一下,看看这到底是啥‘神作’?” 这一番反驳,有理有据,逻辑严密,像一记重锤,砸得户部尚书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嘴唇动了动,跟被点了穴似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礼部尚书一看,脸上露出嫌弃的表情,伸手摸了摸梳得整整齐齐的胡须,慢悠悠地摇头,活像一台卡了壳的老旧复读机。“老祖宗传下来的税收规矩,” 他拉长了音调,不紧不慢地说,一边说,一边捋着花白的胡须,脸上带着几分傲慢。他微微抬起头,那语气就像在宣读圣旨,“自洪武爷定天下以来,这规矩就定下来了,历经好几代帝王,那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在大明子民心里,跟‘上古神器’似的,可不是你这个受了‘西学外挂’影响的毛头小子能随便改的!你想过没,一旦你这新规推行,会乱成啥样?这税收,关系到我朝根基,根基乱了,礼仪纲常都得‘罢工’。官员没了规矩,乱来;百姓没了章法,不知所措。朝堂上本来庄严肃穆,以后怕是没了秩序,乱成一锅粥。到时候,上朝大家都穿睡衣,在金銮殿上东倒西歪地站着、坐着,像什么样子?我大明朝的威严何在?四方蛮夷知道了,不得笑话我们是个没规矩的草台班子!” 说完,他偷偷瞥了温体仁一眼,那眼神里全是 “你懂的” 意思,好像在传递什么不可告人的默契 。

    林宇双手抱胸,一脸从容,好像眼前这场朝堂争论就是个日常玩笑。他不紧不慢,先对着礼部尚书微微欠身,行了个礼,然后才慢悠悠地开口:“礼部大人,您这比喻可真绝,一看就知道大人思维活跃,佩服佩服。不过大人可能不知道,时代就像滔滔江水,一刻不停地往前冲,谁也拦不住。老祖宗留下的‘上古神器’,虽然有先辈的智慧和荣耀,但现在世道变了,也得跟上时代,升级一下。”

    说到这儿,林宇顿了顿,目光在众人脸上扫了一圈,见大家都听得认真,才接着说:“就说出行吗,以前达官显贵出门,大多坐马车,马车虽说还算舒服,可速度慢得很,遇到雨天路滑,更是难走。现在呢,蒸汽船都出来了,跑起来乘风破浪,快得很,大大缩短了各地往来的时间。世道在变,咱们大明的税收制度,自然也得更新换代,升级到‘Pro Max’版。简化税目之后,百姓不用再为那些复杂的规矩头疼,不用因为算不清账目、弄不懂条文急得抓耳挠腮。这样一来,他们就能腾出更多时间,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