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好歌不怕晚 (第2/3页)
都快忘记这首歌了!”
“没钱开音乐平台会员啊,大喷菇v我九块九。”
“你说的对,但我还是不知道《红豆》跟颜色有什么关系,虽然那首《绯色》跟颜色也没啥关系。”
“我是爱晨,这首歌要是没人家《绯色》好听我可要冲你了!”
虽然言辞有些极端,但看得出来大家还是很期待新歌的,余惟翻了下章评,开始准备首张专辑。
月初的新歌榜上,还没有一首能打的歌,他们回头一看,上个月榜一大哥是余惟,上上个月还是余惟。
这个月不出意外应该还是他,毕竟他欠的歌不止一首,《无名之人》和《岁月神偷》正式版都没出,前两天还多了个完全看不懂的《踏浪》。
其他网友看不明白,但久经书场的老书虫已经明白了,余惟这一连串的优秀作品,这显然是有……存稿啊!
他们有理由怀疑,这些歌都是余惟沉淀那几年写好的,就等一股脑拿出来爆更了,跟网文作者的路数如出一辙。
当晚,他们点开了热乎的《红豆》,但却没听到余惟那熟悉的清亮声线,而是略有些沙哑的嗓音,尾音甚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
“还没好好的感受
雪花绽放的气候
我们一起颤抖会更明白
什么是温柔。”
这还是余惟唱的吗?
众人不可思议地回过头看了眼主创名单,演唱者作词作曲都是余惟无疑,唱法显然是余惟刻意为之。
这首歌余惟整整录了二十多遍,直到嗓子冒烟,他才唱出了大同老师那种独自哼唱的真实感。
这一个开头就不是《绯色》能碰瓷的,余惟的声线轻柔如耳语,配合爵士吉他分解和弦,哀愁的同时又带着对往事的温柔追忆。
比起无病呻吟的情伤,这种层次感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何况是在万籁俱寂的深夜。
都说红豆是相思,但在余惟这首《红豆》里,红豆却隐喻爱情的无常。
“有时候有时候
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
相聚离开都有时候
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熟悉余惟的网友都能听出来,这是他唱的最克制的一次,技巧克制但直击人心。
这一句揭示万物皆变的本质,也完美体现了爱情幻想破灭后的煎熬,如果说《绯色》是失恋后哭的歇斯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