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无名的人啊,我敬你一杯酒 (第2/3页)
他在用专业的角度分析,但在其他听众耳朵里,这首歌又是另一种感觉。
不至于听两句就泪流满面,但在听到“我是这路上没有名字的人”时,他们还是会有种咯噔一下的感觉。
这些年,有太多所谓的音乐人和影视剧讲所谓“平凡人”的故事了,打着普通人的旗号,但无一例外都是何不食肉糜的上层叙事。
他们没有大house,没有名牌化妆品,也没有那么多正能量,他们并不热爱工作,但也不会因为客户的刁难就把东西摔人脸上……
歌颂苦难的人是什么居心?
丑化穷人的又是什么居心?
没有人能代表他们,他们也不值得被任何人代表,大家都只是没有名字的普通人。
哪怕是拼尽所有,他们也只能拿到最普通的剧本。
这首歌开头几句,已经比那些高高在上作品强出无数个量级了。
“我是离开小镇上的人
是哭笑着吃过饭的人
是赶路的人是养家的人
是城市背景的无声。”
无论前世今生,余惟也都是普通人,他离开家乡的小镇,说着普通话,却也迷恋那浓浓的乡音……
他有自己的高光时刻,也会在吃饭时吞咽苦涩。
养家就更别提了,彩礼都攒不够。
听到“赶路的人”,众人这才明白先前简单旋律为何熟悉,它一直重复着,如同路上的脚步,早已烙印在了每个人心里。
他们听过无数遍。
“我不过想亲手触摸
弯过腰的每一刻
留下的湿透的脚印是不是值得。”
又换唱法了?
沉默的爆发变成了口腔共鸣,深沉的尾音一转刚才的倾诉,好像只是一句来自朋友的普通问询,值吗?
祁缘被这句话问的头皮发麻,余惟在那间狭小的艺人公寓里,是否也会在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时候问自己。
答案是会的,因为他也会问,每一个在钢铁洪流中前行的人都会这么问自己,真的值吗?
他们都在负重前行,肩膀上扛着的是家庭责任和梦想,不是因为生活不易所以才要可怜自己,而是别无选择。
哪怕不提这首歌的表达,只是纯粹听歌,听到这也很难不被感染,即便并不普通的人,他身边也总会有挣扎着前行的人。
大家被生活所困却又努力的想要活的更好,为此一生奔波。
即便是屏幕前带着偏见听歌的人,她们终究也只是生活中的你我他,就算偏见无法消解,但至少……
不在今天。
“无名的人啊我敬你一杯酒
敬你的沉默和每一声怒吼。”
如果是一上来直接唱这一句,大家一会觉得他又在歌颂苦难讴歌平凡,但有了前面一步一步的铺垫,他们更愿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