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3章 人心,滚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73章 人心,滚沸 (第2/3页)

济崩溃、大厦将倾……

    任何一个尚存良知、曾对这个国家抱有幻想、热爱这片土地的苏联人,内心都充满了巨大的痛苦、迷茫和幻灭感!

    这种梦想与现实剧烈碰撞的痛苦,难以言喻,难以排解。

    于是,无数人选择将自己沉溺在酒精的麻痹中,试图忘却这一切。

    而现在,这则广告,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们心中的阴霾!

    对抗西方的可乐!

    我们有自己的饮料!

    流淌了千年!

    属于我们斯拉夫民族!

    一种久违的、被压抑的民族情感和自豪感,被这两句简单却极具煽动力的话语瞬间点燃!

    “格瓦斯……金色的格瓦斯?”

    “斯拉夫民族的千年饮品?”

    “对抗可乐?”

    无数看到广告的人,无论是街头的工人、办公室的职员、大学里的教授、还是乡间的农夫,心中都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

    一定要喝到这种格瓦斯!这才是我们民族的饮料!

    哪里又能买到这种饮料?

    记忆中的格瓦斯,是浑浊的、黑色的、带着酸馊味的发酵物。

    照片上这种如同啤酒般澄澈诱人的金黄色液体,真的存在吗?它真的那么好喝吗?

    不管存不存在!不管好不好喝!

    一定要喝到它!

    这股由广告引发的、夹杂着民族情绪和强烈好奇心的风潮,迅速席卷开来!

    莫斯科,红场。

    国家百货商店。

    这座宏伟的、如同宫殿般的建筑,曾是苏联国营商业的象征和骄傲。

    它那巨大的拱顶、华丽的装饰、琳琅满目的橱窗,曾经是莫斯科乃至全苏联人民向往的购物天堂。

    然而,在1990年的寒冬,国家百货商店内的景象却充满了讽刺性的悲凉。

    宏伟的建筑依旧矗立,但内部却弥漫着一种衰败的气息。

    曾经琳琅满目的货架,如今空空如也,蒙着一层薄薄的灰尘。

    只有少数几个需要外汇的特供柜台,还能看到一些进口商品,但也少得可怜。

    长长的队伍在各个柜台前蜿蜒,人们脸上写满了疲惫、麻木和对物资匮乏的无奈。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绝望感。

    经理大卫科夫站在二楼办公室的窗前,望着楼下空荡荡的货架和排着长队、眼神空洞的顾客,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焦虑和无力感。

    “第十一波了……第十一波了!”他烦躁地抓了抓稀疏的头发,喃喃自语。

    就在刚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