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章 不进步的人生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40章 不进步的人生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第3/3页)

兵,这里防守要采取“分兵据守,层层阻击,多线埋伏”的方法。蜀军新败还丢了汉中,人心浮动之下,一旦分兵,很难保证不出现“进步之人”。

    蒋舒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于是姜维只好带着所有蜀军继续南下,退到汉寿,权衡利弊之下,又从汉寿退到剑阁!

    剑阁是从东面入蜀的最后一道关隘,再往西就是成都平原了。对于姜维来说,成都那边的粮秣,平安高效送到剑阁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这条战线虽然是蜀国最后一道防线,却也是最坚固最稳妥的防线。

    姜维决心在此地拦住钟会所率的十多万魏军主力,一兵一卒都不让他们穿过剑阁!

    很快,得刘禅之命,从南方而来增援阳安关的张翼和董厥,也带着本部人马抵达剑阁,蜀军主力集中,兵力也变得雄厚起来了。

    击退钟会或许很难,但守住剑阁却是易如反掌。

    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其雄关天成,再加上距离成都相对较近,精兵也汇聚于此。

    因此姜维打定主意,在此挡住魏军主力,一定要给钟会一点教训。

    蜀军的动向,自然是瞒不过天天都放出探马侦查军情的钟会!

    得知白水关一夜间走得人去楼空,钟会大喜过望,派兵占据白水关。

    随后姜维放弃汉寿继续后退,钟会就跟着带兵占据汉寿。最后两军在剑阁对峙,打得很有默契。

    不知道钟会到底是怎么想的,或许是敬佩姜维的人品和能力,也可能只是心理攻势,他居然给姜维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劝降信。

    劝降信是这样写的:公侯您文武全才,超世谋略,功扬巴、汉,声播华夏,远近无不推崇。每每思念以往,我们同朝共沐大魏教化(姜维曾经在魏军中担任军官),吴季札、郑子产的友谊,可用来譬喻我们之间的关系。

    这封信写得十分露骨,丝毫不忌讳表达对姜维的崇敬之情,希望姜维能够投降,和他钟会同朝为臣。

    然而,钟会的热脸却贴了冷屁股,这封信送到剑阁以后被姜维已读不回,如同石沉大海一般。

    外人都看得出来,姜维似乎不太瞧得起钟会。

    ……

    前线的变化,邓艾一直都在关注。

    平心而论,邓艾打仗还是很厉害的,而且他也看出来了,钟会压根不可能突破剑阁!

    要破剑阁,就只能等着姜维投降,除此以外,压根就没有别的办法。

    所以,要入蜀的话,就只能出奇兵。

    深夜,邓艾还在看地图,有一条介于“能走”和“不能走”之间的小路,引起了他的注意。

    姜维放弃了白水关,而白水关,则是连通阴平桥头和阳安关、剑阁之间的三岔路口。很显然,如果白水关还在姜维手中,那么蜀军理论上是可以反攻阴平的。

    论实力,姜维麾下蜀军在这里也未尝不能一战。

    阴平这里,有很多路都可以绕过剑阁,直接抵达涪城。既然白水关拿到了,那么魏军走小道,就不怕被姜维端了阴平桥头。

    所以,只要走通这条路,那就……赢了!

    邓艾顿时心中火热,他看到了蜀军防御圈的破绽!

    以及出兵的时机!

    “我今年已经过了花甲之年,时日无多了。再不搏一搏,此生便潦倒而过,愧对先祖。”

    邓艾坐在军帐中的桌案前,长叹了一声。他在心中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