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3章 报道与反响(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93章 报道与反响(求月票!) (第2/3页)

,这事是我们上级部门的丁书记承诺的……”

    ……

    翌日。

    昨日央视记者钟小芳对陈浮生他们的采访,便登上了今日份《人民日报》的头版。

    标题是:《从戛纳荣光看中国电影的世界对话》

    ——首先祝贺我国电影《调音师》在刚刚过去的第3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荣获评审团大奖,再次祝贺《调音师》的海外版权以673.5万美元创下我国电影技术输出的最高纪录!

    昨日,本报记者对《调音师》的导演:陈浮生同志、韩弎坪同志,演员:龚雪同志等人进行了采访,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讲述《调音师》背后的小故事,以及他们是如何带领中国电影走向戛纳并和世界对话的。

    一、《调音师》的拍摄难题和剧组小风波

    二、戛纳时刻:让世界舞台上出现中国电影的声音

    三、陈浮生同志谈中国电影的未来和展望

    ……

    红星钢铁二厂。

    李耀国刚刚来上班,忽然他团队的一个年轻同志拿着一份报纸就冲了进来,看得他眉头一皱。

    “组长,组长,出大事了……”

    “急什么,天塌下来了不还有高个子顶着吗,还有,我平常是怎么教你们的,干我们这一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静气,你看你毛毛躁躁的,像什么样子。”李耀国先把对方训了一顿,然后才接着问道:“说吧,出什么大事了?”

    这名年轻同志似乎早清楚自己组长的脾气,所以也没生气,依旧将手里的报纸递了过去:“组长,你快看今天的《人民日报》,原来前天我们在飞机上碰到那些文艺战线的同志们,还真在国外干了一件大事。”

    对于前天在机场的经历,虽然李耀国事后就将其抛到了脑后,但毕竟这事才过去两天,他当然也还记得。

    他还以为和那些文艺战线的同志事后不会再有什么交集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他们的新闻。

    自然不免带着好奇、疑惑的心情将报纸接了过来。

    然后低头定睛一瞧,下一秒就像是被673.5万美元的这个庞大的数字施了‘定身咒’一样,直接定在了原地。

    半响,他才回过神来,嘴里喃喃道:

    “难怪,难怪他们那天会有那么多的领导来接机,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是啊组长,我还想说他们凭什么呢,原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