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齐天大剩 (第2/3页)
,但记住——这是最后一次。以后别再来找我。”
钱拿到了,是现金,用黑色塑料袋装着。刘小宝一路紧紧抱着,像抱着某种希望。他知道这钱来得不容易,也知道哥哥眼里的轻蔑有多深。可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张芸肚子里那个小生命,是他终于能堂堂正正牵着她的手,走进民政局,说一句:“我愿意。”
可命运总爱在人刚看到光时,泼来一盆冷水。
张芸的母亲是在一次家庭聚餐时发现端倪的。她一眼就看出女儿脸色不对,饭没吃几口,就借口去洗手间,翻了她的包。那张B超单,像一把刀,刺穿了她心中最后的防线。
“你疯了?!”母亲拍桌而起,声音尖锐得几乎要震碎玻璃,“还没结婚就敢怀孕?你让人家怎么看我们张家?你妹妹是有正规单位的人,你知不知道这会让她在单位里抬不起头?”
张芸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妈,小宝他……愿意负责。”
“负责?他拿什么负责?一个月几千块?连孩子奶粉都买不起!”母亲气得浑身发抖,“赶紧领证!明天就去!不然我当没你这个女儿!”
那一夜,张芸躲在房间里哭了很久。窗外是城市的灯火,像无数双冷漠的眼睛。她想起小时候,母亲总说:“女孩子要洁身自好,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可如今,她明明爱着一个人,也即将成为母亲,却被最亲的人指责为“不检点”。
刘小宝坐在她床边,轻轻抱住她:“别怕,我们明天就去领证。从今以后,你是我的妻子,孩子是我们的孩子。别人说什么,都不重要。”
2025年的华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婚不育。社交媒体上,“单身贵族”“一人食”“独居生活”成了热门话题。许多年轻人说:“婚姻是束缚,生育是负担。”他们追求自由,追求自我实现,追求不被传统绑架的人生。
可张芸和刘小宝不一样。他们不是不想自由,而是选择了另一种责任。他们知道,结婚证不是爱情的终点,而是承诺的开始;孩子不是负担,而是两颗心共同孕育的奇迹。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进民政局的大厅。张芸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牛仔裤,肚子还不明显,脸上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刘小宝穿着洗得发白的西装,手里紧紧攥着户口本和身份证。
“张芸,刘小宝,你们自愿结为夫妻吗?”
“我愿意。”两人异口同声。
那一刻,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他们交握的手上。没有豪华婚礼,没有亲朋满座,只有一纸证书,和一颗颗跳动的心。
张慧后来听说他们领证了,叹了口气,发了条朋友圈:“姐,祝你幸福。哪怕晚一点,也比永远不开始好。”
而张芸的母亲,最终还是红着眼眶,抱着外孙女的照片,低声说:“这孩子……随她爸,眼睛真像。”
时代在变,婚姻的形式在变,可有些东西从未改变——比如爱,比如责任,比如两个普通人,在风雨中紧紧相拥的勇气。
在这个越来越多人选择独行的世界里,张芸和刘小宝选择了并肩。他们不是齐天大剩,也不是传统婚姻的奴隶,而是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平凡史诗。
或许,真正的自由,不是逃离婚姻,而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愿意与一个人共度余生。
领证那天依旧历历在目,张芸和刘小宝匆匆来到G城的TH民政局。
清晨的阳光斜斜地洒在G城TH民政局的玻璃门上,映出斑驳的光影。张芸站在民政局门口,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包带,心跳比平日快了几拍。她穿着一件浅米色的风衣,头发简单地扎成低马尾,脸上未施浓妆,却掩不住眉眼间那抹藏不住的笑意。刘小宝站在她身旁,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格子衬衫,袖口微微卷起,手里紧紧攥着两本身份证和户口本,神情既紧张又认真,像极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