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刃破晓·和约未干·铁师又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寒刃破晓·和约未干·铁师又砺 (第2/3页)

焦头烂额……不曾想啊,不曾想,这寰宇间最猛烈的飓风,却在彼端遥不可及的南天炸响!约翰……这次生生被剜去了一块心腹膏腴……而那头噬血而生的东方巨龙,正在暖洋洋舔舐它愈发锋利的爪牙……”空气中弥漫着香料也难以驱散的老态龙钟气息。

    当这些由万里电报线传递而来的雷霆震动,汇聚成一股无形的暗流涌入堪培拉紫宸殿时,胡泉的目光,正凝铸在桌案那座硕大的铜胎珐琅地球仪上。爪哇岛一侧新标注的红圈旁,一道刚毅的蓝线清晰延伸,从巴达维亚直插马六甲咽喉——那是已规划就绪的南国大铁路,它将如同一条钢铁的脐带,将广袤丛林中的橡胶血浆与铁矿石髓,源源不断输注进帝国奔腾不息的港口动脉。

    忽地——一股冰冷、纯粹、超越了尘世一切喧嚣嘈杂的奇异电子之音,穿透了紫宸殿内的浮嚣,凭空在胡泉的耳蜗最深处响起:【“文明路径任务:赤地崛起”核心目标已达成:本土主权获核心级文明体(约翰国)正式承认。综合评估等级:优异。奖励正在发放…】【检测到历史性的关键节点“约翰国承认主权”判定完成!专精陆军模板“铁血陆军师”现已解锁!奖励:陆军第五师成建制部署。全员标准配置:德意志毛瑟M1898式连发步枪、克虏伯77毫米野战速射炮、马克沁MG08型水冷式重机枪。相应训练有素兵员及完备后勤保障体系已具现完成。】

    字串如奔涌的热流,无需光线反射,瞬间烙印于视觉神经核心:

    • 奖励: 即时生成陆军师级满编战斗群(编制基准:1894年德意志帝国精锐步兵师标准)

    • 核心装备配置:

    ◦ 步兵基础武器:7.92毫米毛瑟 Gewehr 98 栓动步枪(配制式刺刀),7.92毫米 MG08 水冷重机枪(马克沁系统)

    ◦ 支援火力单元:77毫米 FK 96 n.A 速射野战炮,105毫米 leFH 98/09 轻型榴弹炮

    ◦ 单兵携行具:M1895 标准制式皮质武装带(含弹药包、行军水壶、工兵铲、钢盔),冬/夏两季野战服全套

    ◦ 通信保障:野战电话系统初级架构(部署至营级指挥单位)

    • 提示: 部队整编及军械具现已完成,锚定空间坐标:南纬XX°XX′,东经XXX°XX′(袋鼠洲大陆腹地魔鬼山综合训练基地)。请指挥官即刻确认接收及部署预案签署。

    这超越时空维度的馈赠!系统毫无顾忌地撕开了时间线的束缚,将一支整整跨越了近半个世纪时空鸿沟的精锐钢铁之师,如同神灵投石般猛然砸落在炎华尚且贫瘠的土地版图上!这柄超越时代的寒锋铁剑,其蕴含的爆发力量,足以将当世任何列强的所谓劲旅轻易碾碎为历史车轮下的齑粉!一股灼热的力量在胡泉血脉间奔腾冲撞,转瞬间又被他那冷铁般的意志强行按捺下去。这柄源自未来的天降神兵,必如太阿,需深藏鞘中,未到最后破壁之刻,不可轻易示人!

    三日后,袋鼠洲腹地魔鬼山训练基地,破晓前的寒意最为浓烈,冰凌般的露珠在挺立的枪口上悄然凝结。三百名精挑细选的士兵如青松挺立,结成一个个森严方阵。簇新的灰布军装上尚存着樟脑丸的清凛气味,领口那枚银制的袋鼠军徽,却已被年轻躯体透出的蓬勃热气温润捂暖。脚边,刚刚撬开的松木箱散发出新鲜木屑的清苦芬芳,箱内,一支支毛瑟Gew98步枪沉默着崭露容颜,木质枪托浸润着桐油的深润光泽,枪管尽头那冰冷的螺旋膛线,在熹微晨光映照下,幽深得仿佛禁锢着一束来自未来的星辰之火。再向外是十门威严肃立的克虏伯77毫米速射野炮,它们粗壮的炮轮深深陷入由远古火山喷发形成的灰色沙碛中,炮身上的出厂编码依旧簇新锃亮——那是系统赋予的唯一印记,然而炮管钢壁上那特有的螺旋锻打纹路,分明又带着埃森工厂熔炉深处滚烫的气息。

    胡泉锃亮的马靴踏过粗粝砂石地面,每一次沉重的叩击,都惊起碎石摩擦迸溅出的细微火星与低沉回音。他锐利的目光扫过整齐肃立的士兵方阵,心头忽地一动:这次的系统具现兵员,其面相特征竟与前几回截然不同!先前的系统士兵,清一色皆是东亚细亚龙国血脉的面容轮廓。而此次,在晨曦的映照下,清晰可见这军阵中,既有黑眸锐利、眉宇间带着东亚坚毅神韵的年轻脸孔,亦有鼻梁高耸、眼窝深陷如雕凿般的欧罗巴轮廓,更间杂着浓眉大眼、皮肤如紫铜般泛着光泽、带着岛屿烈日风霜的南洋土著青年!看来……这片流淌着血与火的融合之地,连同这片土地艰难孕育的新生之魂,亦在无形中影响着系统具现的原则,将“民族融合、同泽共生”的理念,悄然熔铸进了这柄未来的国之利刃。

    胡泉的脚步停在军阵第一排。面前是一个目光如炬的年轻华人士兵,左额角有道斜掠而下的浅疤,那是去年巴达维亚巷战中被一枚流弹亲吻过的纪念徽章。“叫什么?”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旷野的寂静。

    “报告大统领!炎华陆军第五师列兵——林小虎!”青年士兵猛地将手中步枪枪托顿向坚实的地面,发出沉闷有力的声响,紧握枪身的手指关节因用力而绷得发白。

    胡泉伸出手,指尖缓缓抚过青年怀中步枪那冰冷光滑的枪身,在钢与木的交界处,一个极其微小的龙形暗纹与克虏伯那闻名全球的盾形商标并排烙印其上。他低声问:“识得此枪,射程几何?”

    “射距校准标杆一千二百米!”林小虎的声音带着一丝初上战阵的颤抖,目光却如磐石般坚毅,绝不避让。“教官训示,比约翰国恩菲尔德新式步铳,还多出了三百步的生死间隔!”

    军阵尽头,一架巨大的MG08式水冷重机枪静卧着,粗大的金属枪身泛着无情的冷光,冷却水筒口悠悠逸散着细微的白色水汽。射手是一名身形健硕如铁塔的土著青年,颈间一枚骨质哨管用皮绳系紧悬于胸前——那是“红溪会”劫后余生的象征信物。眼见大统领步伐靠近,这青年士兵眼中瞬间燃起热焰,竟无需口令,手臂肌肉贲张如弓弦,一套分解重机枪核心部件的动作行云流水展开,动作之利落迅捷,宛如武林高手翻动经卷秘籍!他低沉的土著口音带着强烈的自信汇入空气中:“禀大统领!此铁牛(土著士兵对重机枪的昵称),三分钟内必可更换枪管!三百发尖头弹链倾泻,弹无虚发,绝不卡滞!”

    胡泉并未言语,目光越过年轻士兵们坚毅的面庞,落向不远处炮群之畔那道挺立如山的身影。那人身着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