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论鼎·国资经纬·赤土制衡 (第2/3页)
墨迹淋漓间,除去工整汉字,更有匠人以质朴笔触绘下袋鼠巨足与精钢齿轮紧紧交握之图画。胡泉展读之际,远处那《同泽劳动号子》的歌声正攀至壮阔高潮:
“铁水浇铸同泽基,劳资共掌乾坤轮——”
那浑厚的歌声与倾泻而入的金色晨光融为一体,将案头那卷决定国脉走向的章程,晕染得一片辉煌赤金。
李文渊目光凝在章程上朱批的“中立监事由金瓯院任命”字样上,昨夜党校李冰冰讲述的“同泽制衡”精髓,如洪钟在心头震响:“权柄如精铁,不历百般锻打,不经劳资相熔之炉火淬炼,终难成无双利器。”他深吸一口气,清晰而平稳地开口:“依此议,枢机院议员为民意代表,与各企由民推选之职工代表,将同进监事会,对任免执掌公司命脉之董事局要员,负有同责共权。然……”他略顿,显出学者的审慎,“民之代表,心志或与国合,然工商经营之百般曲折、万般机巧,未必熟稔。决策一旦有失偏颇,将祸及国策根基。”
胡泉颔首,目光恳切:“李公所虑,切中肯綮。是以中立监事之设,尤显关键。彼等来自金瓯院严格拔擢之专才,非官非劳,只秉公执法,掌财精熟,通律法如砥,正可补此缺憾,定风波于须臾,维公平于九鼎。”
金瓯院刘德华接道:“金瓯院必当倾力,拔擢贤良,以公心、以公理、以实绩为绳墨,遴选持中之才。中立监事之职,是为国资长流、商海安澜之定海针。”
衡鉴院陈启明声如磐石:“法乃治企之骨肉。衡鉴院当以国法为准绳,明章典,定权责,详列董事、监事职权鸿沟,何处可行,何处当止,务求一丝不紊,使监事行权如法出袖,令不法者无所遁形。”
政院使司张子轩则着眼于细微执行:“政院之责,行日常监运之脉,察企业举措是否合国策之航向,符律法之绳墨。另建严明功过格,详察国商绩效,供监事之参详,保商贾之气血长存。”
日影在光洁如鉴的青砖地上悄然移动,殿内议政之潮时起时伏,四院诸公言语交锋,如铁匠锤炼赤铁,又似雕工刻玉,字字句句皆敲击在国本之柱上,直击最深处。
数个时辰弹指而过,日晷之针稳稳指在午时三刻。共识渐明,大鼎将铸。胡泉以玄铁巨笔签署最终章程,笔尖划过“职工代表与股东代表各居监事之半”那行铁血文字时,墨尔本港外恰逢十二声礼炮撼天震海——伊万国订购的第二批“光荣级”铁甲巨舰正劈波斩浪,驶向湛蓝大海。决议如金鼓,终成定锤之音。胡泉与四院使司步出那紫宸殿深阔的门廊,正午的阳光烈烈披拂下来,映亮衣冠、肩章,恍若给这初生的国脉注入一股灼灼阳气,昭示着一个属于袋鼠国国有精工巨企的崭新时代,已然轰鸣启动。
枢机院内,消息如风卷池水,立时激起暗流潜涌。议员诸公,心思各异。精明者暗自盘算:得此监事会重职,不仅是权柄在握,身价倍增的捷径,更是浸润工商实体的通幽曲径。未来纵横政商两道,其势必不可小觑。其中约翰·史密斯议员更是心旌摇荡。他出身商界名门,深谙铜臭气息。此令一出,在他眼中不啻是为家族势力向国之经脉更深处渗透,铺设了一条煌煌大道。他即刻四处奔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急切打探着哪些国营巨企监事名单尚悬未决,心中反复推演,如何将亲信与利益悄然植入其中。
几位枢机老成持重之臣,不动声色地将早年所谓“企业管理历练”之事,润色后悄然写入给大统领的述职折中。往日仪容讲究的衣袖上,竟也出现了与炉前工匠相仿的耐高温护腕。在昼夜炉火不息的悉尼钢铁厂,一位老班头不经意间发觉,某位常来“体察工情”的显赫议员脚上那双名贵皮靴的靴底磨损痕迹,竟与自己这终日钉在轧钢机旁的足迹别无二致——同样是半月形状,边缘被暗红灼热的铁屑烫得微微焦糊烙印。权位与炉火,在此刻竟诡异地叠印在一起。
就在此时,胡泉的脑中响起唯有他能听闻的冷冽之声:
“检测到宿主完成【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任务。
目标:建立平衡劳资权益、保障股东利益之国企管理架构。
完成度:100%。
评价:卓越。
结算奖励:
1.【全产业链模型具现力】:可精确演化出19世纪末叶矿山采掘、钢铁冶炼、精密制造、路轨运输等完整脉络模型,为国有资产注入坚实躯干与灵动筋脉。
2.【企业治理宗师·林志玲】:深谙现代企业治理之道,其智慧将与宿主协力推动国企结构蜕变。
3.【全球商谍天罗网(1885-1900)】:可实时探知彼时全球市场风云变幻之绝密商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