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斯班·智勇双全·攻克坚城 (第2/3页)
通要道,滚滚北进。沿途的小股抵抗如同螳臂当车,瞬间被碾得粉碎。消息传到布里斯班,守军和居民一片恐慌。
温斯洛上尉确实在拼命。他将布里斯班城内仅有的两百余名正规军、三百多名武装警察和临时征召的数百名民兵(多为牧场主及其雇工)集中起来。同时,他威逼利诱,以土地、武器和烈酒为饵,收买了布里斯班附近两个较大且以勇悍著称的土著部落——“库林”和“贡德”,许诺他们击退叛军后可获得更大的猎场和自治权。这样,他拼凑起了一支近两千人的“联军”,其中土著战士就占了近一半。
温斯洛将防御重点放在了布里斯班城南的隘口——一片被当地人称为“鹰愁涧”的地方。这里地势险要,两侧是陡峭的山崖,中间是通往布里斯班的必经之路。他在隘口处用原木和沙袋构筑了简易工事,布置了仅有的几门老旧前膛炮,并将大部分约翰国士兵和武装民兵部署于此。而收买的土著战士,则被他分散部署在两侧的山林之中,利用熟悉的地形进行袭扰和侧击,意图将远征军拖入残酷的山地消耗战。
当李云龙和赵铁柱的先头部队抵达鹰愁涧外围时,立刻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压力。侦察兵报告,前方隘口工事坚固,守军数量远超预期,更麻烦的是,两侧山林中不时有冷箭和标枪射出,行动诡异莫测,显然是土著战士在活动。
“他娘的,格雷森还真下了血本!”李云龙放下望远镜,眉头紧锁,“正面硬冲,伤亡太大。两侧山林里的土耗子,更是个麻烦。”
赵铁柱蹲在地上,用匕首在地上划拉着地形图,沉默片刻,瓮声瓮气地说:“炮。先轰。打掉他们的胆气。土著……我来。”
李云龙眼睛一亮:“好主意!老赵,你带一个排的精锐,再带上咱们的‘瓦拉贾’朋友(部分随军作战的瓦拉贾部落战士),想办法摸清那些被收买部落的情况,看看能不能劝,不能劝……”他眼中寒光一闪,“就拔掉他们的牙!正面,交给我!老子用大炮跟他们讲道理!”
战斗在次日拂晓打响。李云龙将第一连的克虏伯炮集中起来,在土著冷箭射程之外,构筑了炮兵阵地。随着他一声令下,数门克虏伯行营炮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怒吼!炮弹如同长了眼睛般,精准地落在隘口的约翰军工事上!
轰!轰!轰!
木屑、沙袋、残肢断臂伴随着爆炸的气浪冲天而起!简陋的工事在绝对的火力优势面前不堪一击!仅仅三轮齐射,隘口正面的防御就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守军死伤惨重,士气瞬间崩溃。
“冲啊!”李云龙拔出指挥刀,亲自率领第一连主力发起了冲锋!毛瑟步枪泼洒出密集的弹雨,压制着残余的抵抗。士兵们如同猛虎下山,高喊着“杀敌报国!”,冲过硝烟弥漫的隘口!
与此同时,赵铁柱的行动也在密林中悄然展开。他亲自带领一个排的精锐士兵和十几名“瓦拉贾”战士,如同幽灵般潜入了“库林”部落的活动区域。他们没有主动攻击,而是利用“瓦拉贾”战士的同族身份和语言优势,尝试与对方接触。
密林深处,一场充满敌意却又微妙的对话在双方战士间展开。赵铁柱通过翻译,直截了当地指出了约翰人的欺骗和利用:“库林的勇士们!约翰人许诺你们的土地和自由,都是谎言!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