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5章 第一位单机突入大气层的可能是航天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435章 第一位单机突入大气层的可能是航天员 (第3/3页)

双方都搞过很多“科技与狠活”,只可惜当时的技术有限,很多都是研究了半截搁置了。

    然后等对手挂了之后,老美也就彻底摆烂了,很多理念先进的东西都尘封了起来。

    而现在,那些好东西被老中捡了起来,并且正在迅速出成果。

    或者已经出成功了,还更好。

    比如单级入轨的太空穿梭机。

    现在,老中又要把充气隔热盾拿下。

    除了作为航天员的救生手段之外,也在搞更加灵活和廉价的返回式太空实验舱。

    毕竟一些小东西的太空实验可能到不了使用太空穿梭机和空间站实验的地步。

    别看太空穿梭机已经很便宜了,堪比“面包车”。

    但有些东西还是用不起,它们真正需要的可能是“人力三轮”。

    那么一种使用廉价小型火箭发射的使用充气隔热盾的小型廉价返回式太空实验舱就有市场了。

    原先的时候这种具备返回功能的太空舱都是使用的刚性隔热盾,严重挤占小型太空舱本来就不多的载荷质量,能把“三轮”的载货量挤成“自行车”的载货量。

    而且还不是加重大二八那种自行车的载货量,是公路车载货量

    未来使用轻便的空气隔热盾就没这个问题了,三轮车就给你三轮车的载货量。

    另外,虽然老中没有明说过,但也有意在火星上大展拳脚。

    之前天问一号的白色进入舱就有沉重的刚性隔热大底,要是换成充气隔热盾,或许“哪吒号”火星车能从240公斤增重到340千克。

    也可能让比较鸡肋的10千克“风火轮号”迷你火星车,增重到有实际科研作用的110千克大火星车。

    而在未来,老中还有火星采样任务,初期计划是采样几百克。

    要是使用充气隔热盾减少了死重,那就相当于增加了实际的载荷重量,或许可以把计划采样重量提升到月球采样任务的两千克!

    毕竟要是近地轨道运输能力的“每千克”都非常珍贵,那么太空远航任务的“每克”都非常珍贵!

    更别说后期肯定要搞载人登火,要是那时候还用沉重的刚性隔热大底,那载荷绝对小的可怜。

    变相的就是成本高上天。

    以老中的“抠门”程度,肯定不干!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