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2章 在各自的领域中,发光发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242章 在各自的领域中,发光发热 (第3/3页)

嘴,最终什么也没说。

    他不懂什么空气动力学,但他懂许峰这个人。

    这个人,似乎天生就是为了创造奇迹而存在的。

    ……

    与此同时,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另一场“战斗”也正在打响。

    “我不同意!”会议室里,主管后勤的王副院长把茶杯重重地往桌上一放,声音洪亮:“办制药厂?林副院长,你这个想法太冒进了!”

    “我们是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不是搞生产的企业!再说了,我们哪来的人才?”

    “哪来的设备?这得花多少钱?现在到处都在打仗,经费紧张,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主位旁那个年轻的女人身上。

    林雪,也就是小林雪子,穿着一身洁白的医生袍,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变化。

    自从半年前调到这里,她雷厉风行的作风和精湛的外科技术很快就赢得了大部分人的尊重。

    但她提出的这个“创办战伤药制药厂”的计划,却遭到了巨大的阻力。

    “王副院长,我理解您的顾虑。”林雪开口了,声音不大,但很清晰:“我想先请大家看几样东西。”

    她示意了一下身边的护士。

    护士立刻将几个贴着标签的玻璃瓶和一叠文件分发给在座的各位院领导。

    “这是我这几个月在实验室里做出的一些样品。”

    林雪指着玻璃瓶介绍道:“这一瓶,是我用海带和几种草药提取物制成的消毒液,成本只有碘酊的十分之一,但杀菌效果经过反复测试,并不比碘酊差。”

    “这一包,是借鉴了云南白药的配方,并加入了现代凝血成分的止血粉,对于枪伤造成的创口,能在一分钟内有效止血。”

    “还有这个,是能快速缓解烧伤疼痛、防止感染的药膏……”

    她每介绍一样,会议室里的惊叹声就多一分。

    那些平日里只跟手术刀和听诊器打交道的医生们,看着这些看似普通却功效神奇的药品,眼神都变了。

    王副院长拿起那瓶消毒液,打开闻了闻,一股淡淡的海腥味混合着草药香气,并不刺鼻。他将信将疑。

    “林副院长,东西是好东西。可是,实验室里做出来,和大规模生产,是两码事。这技术……”

    “技术不成问题。”林雪拿出另一份文件:“这是我写的详细生产流程和工艺图。设备方面,大部分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化工设备进行改造,关键的几台离心机和萃取设备,我已经联系了许峰……我爱人,他答应从苏维埃那边想想办法。”

    “至于人才,我们可以从哈工大化学系请老师来做指导,再招一批有文化的青年工人,边干边学。”

    她站起身,走到王副院长面前,语气诚恳:“王副院长,各位领导。现在全国即将解放,但南边还有战事,未来我们也可能面临更复杂的局面。”

    “我们的战士,在前线流血牺牲,我们不能让他们因为药品不足、伤口感染而倒在病床上。”

    “这些药品,成本低廉,原料都是我们东北本地就能找到的。”

    “一旦实现量产,不仅能满足我们野战军的需求,甚至可以支援全国的兄弟部队。”

    “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她的话掷地有声,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许久,一直沉默的院长终于开口了,他看着林雪,眼神里满是赞许:“我同意林雪同志的方案。这件事,就由林雪同志全权负责,后勤、人事全力配合!出了问题,我来承担!”

    王副院长看着林雪那张恬静却坚定的脸,又看了看院长不容置疑的表情,最终拿起面前那杯已经凉了的茶,喝了一口,算是默认了。

    散会后,林雪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无数的困难在等着她。

    她走到窗边,望着航校的方向,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

    许峰总说,只要想做,就一定有办法。

    她以前不信,现在信了。

    因为她发现,自己正不知不觉地,活成了他的样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