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智核·光瀑·无声的刑台 (第2/3页)
述你的发现模型。”
医官索伦微微颔首,姿态无可挑剔。他抬手,面前的光之海洋中,瞬间凝聚出一幅极其复杂的、由基因链、能量场波形和无数冰冷数据标签组成的立体投影图。正是他之前提到的、关于李玄新生组织中“暖阳素”催化痕迹与“δ-7”核心信号高度同源的模型推演。
“尊敬的委员会,‘玄母’意志的化身。”索伦的声音平稳清晰,带着学术性的严谨,“模型推演结果清晰表明,目标Delta-7-Alpha(李玄)新生组织内检测到的‘暖阳素’催化痕迹,其能量场强度、衰减曲线及特异性分子标记,均远超标准品极限。其核心能量场波动频率,与目标体内‘δ-7’信号的核心震荡,存在高度重合区域(相似度97.83%),具备极强的耦合倾向性。”他指向投影中两个几乎重叠的复杂波形图,“这绝非自然接触或环境巧合能产生的结果。其唯一合理的解释是:目标接触的‘暖阳素’晶体,为经过特殊处理的‘激活剂’或‘共鸣介质’,且其制造者必然知晓其与‘δ-7’信号的潜在关联性。”
索伦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李振山,那眼神如同手术刀般锐利:“而根据唯一接触记录及晶体提供者信息,李振山博士,您对此作何解释?您提供的晶体从何而来?是否在冻湖事件前,已对其进行过某种‘预处理’?甚至……是否早已洞悉其与您儿子体内力量的关联性?”
冰冷的矛头,毫无掩饰地直刺而来!巨大的环形光幕上,那七尊光影的目光(如果那光晕算目光的话),似乎同时聚焦在了李振山身上。
李振山感觉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疯狂跳动,如同擂鼓。但他脸上的表情纹丝未动,声音也如同经过精密校准的仪器般平稳响起:“我提供的晶体,来源明确。它是我于标准时三年前,在‘极渊III号’古文明遗迹的深层冰核中采集到的样本之一。其独特的高纯度及特殊能量场,在采集报告中已作初步标注(档案编号:JY-III-B77)。该遗迹已由‘玄母’完成全面扫描归档,晶体样本当时已按规定提交部分分析。关于其潜在催化效应及与未知能量信号的关联性,在采集初期并无明确认知,这是基于现有模型回溯推演的结果。”
他避开了“儿子”这个充满情感的词汇,只用冰冷的代号和目标。
“至于预处理……”李振山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困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研究员的骄傲,“索伦研究员,您认为我有能力在‘玄母’核心数据库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对一枚蕴含未知高维能量场的古文明晶体进行‘针对性预处理’?这本身就是对‘玄母’伟力的质疑。晶体采集、保存、提交流程全程受控,任何非授权操作都将触发最高警报。我的操作记录,随时可供委员会及‘玄母’调阅核查。”
他反将一军!将责任推给了“玄母”系统的绝对监控力。同时暗示,索伦的指控,是在质疑“玄母”的权威!
智核大厅内,那奔腾的数据洪流似乎微微停滞了一瞬。七个光影轮廓没有任何动作,但无形的压力仿佛凝滞了。
医官索伦的脸色微微一僵,但瞬间恢复如常。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镜片,镜片后的目光更加冰冷:“李博士的解释看似合理。但‘高度同源性’是客观存在的数据事实。巧合?未免太过巧合。您作为目标生父,在冻湖事件中‘恰巧’携带了这枚能‘意外’催化目标力量的晶体,又在后续实验中‘意外’引发了抑制器过载……这一系列‘巧合’,是否过于集中了?”
他将“巧合”二字咬得很重,充满了暗示。
“第二序列:抑制器过载事件。”宏大的声音打断了索伦的咄咄逼人,但矛头依旧指向李振山,“李振山博士,你声称事件由索伦研究员的精神压迫引发。证据。”
李振山心中一凛,真正的考验来了!他必须拿出足以说服冰冷逻辑的数据!他抬手,同样在自己面前的光之海洋中凝聚出一幅投影。这是他刚才在观察间紧急整理的数据片段,重点突出了抑制器过载前瞬间,医官索伦通讯时语气、关键词对目标生理数据的关联影响曲线。
“请看,”李振山的声音冷静得如同在分析一个陌生样本,“在抑制器过载前7.3秒,索伦研究员通过内部通讯频道,以高强度、压迫性语气连续提及‘暖阳素来源’、‘关联性’、‘责任’等关键词汇。”他指向一条陡然飙升的曲线,“目标Delta-7-Alpha的中枢神经系统活跃度(尤其是边缘系统——主管情绪的区域)在此时出现异常峰值。伴随其‘θ-3’频段神经信号(已证实与深层精神应激高度相关)强度勐增。”他又指向另一条几乎同步飙升、随即如同雪崩般坠落的曲线,“而代表抑制器负荷的曲线,在此时达到了临界阈值,并在目标试图进行高强度情绪表达(观测到面部肌肉剧烈抽搐)时,因瞬间过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