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敲打声里的合奏 (第3/3页)
看房梁的结构。许久,他才用那沙哑的声音,不紧不慢地开口:“慌什么。”
他指着那根问题柱子旁边约两米远的地方,对阿勇说:“从这里,再往那边两米对称着各加一根新的钢筋水泥柱。用村里码头修补栈桥的法子,地基往下挖两米,用礁石和高标号水泥混着打底。等新柱子养护好了再把这根旧的敲掉,用红砖补上。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问题,二楼的承重比以前还好上三成。”
这位在海边生活了近一个世纪的老人,用他那从与风浪搏斗中得来的最古老、最实用的智慧,轻而易举地化解了这个在专业人士看来都颇为棘手的难题。
阿勇听完,眼睛瞬间就亮了!他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还是陈伯您有法子!这叫‘移花接木’不这叫‘偷梁换柱’!行!就这么干!”
难题迎刃而解,村民们的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工地上再次响起了敲敲打打的声音。
夕阳西下,晚霞将整片海面都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
旧水产站里,积攒了二十年的垃圾和尘埃,已被清理一空。虽然依旧是家徒四壁,但阳光第一次可以毫无阻碍地从空洞洞的窗框里洒进来照亮了宽敞的空间,带来了一种焕然一生的清爽。
村民们三三两两地散去脸上带着疲惫,眼里却闪烁着满足的光。阿汐和张婶她们,早已在旁边的空地上支起了两口大锅,一锅是热气腾腾的白米粥,另一锅是炖得烂糊的萝卜牛腩。没有桌子,大家就地而坐,一人一碗,呼噜呼噜地吃得香甜。
林星也端着一碗粥,坐在阿汐身边。他看着这幅画面,看着那些脸上还沾着灰尘却笑得无比灿烂的村民,看着阿汐为这个添一勺牛腩、为那个递上一瓣蒜的忙碌身影,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像温暖的潮水,将他整个人都包裹了起来。
这才是真正的交响乐。
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力量。
每一个节拍,都落在了心上。
他知道,这栋正在被一砖一瓦重新建造起来的红砖房,承载的将不仅仅是书香和饭香。它本身,就是一首由整个海角村共同谱写的关于希望、关于守护、关于一个家与一片土地最深情的回响。
而他,何其有幸,能成为这首合奏里,最幸福的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