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3章 风暴的涟漪与错题本上的音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73章 风暴的涟漪与错题本上的音符 (第1/3页)

    《光年之外》正式发布的那天,像一颗超新星在网络宇宙的中心引爆。

    这首歌的威力,远比当初的《桃花诺》更加凶猛。如果说《桃花诺》是深海的惊雷,那么《光年之外》就是划破天际的宇宙史诗。邓子琪顶级的演唱、堪比好莱坞大片的MV、以及歌曲本身那磅礴恢弘的格局,三者叠加,形成了一股无法抵御的文化浪潮,瞬间席卷了整个华语乐坛,甚至辐射到了海外。

    发布后一小时,登顶各大音乐平台新歌榜。

    三小时,MV播放量破亿相关话题屠尽热搜榜单。

    二十四小时后,歌曲的英文翻唱挑战赛在海外社交平台病毒式传播,无数音乐博主和专业歌手为其惊人的旋律和编曲才华而折服。

    海角村的清晨,依旧被海浪与鸟鸣唤醒。阿汐正踮着脚,小心翼翼地给阳台上的多肉浇水,阳光落在她身上,暖洋洋的。客厅里,林星盘腿坐在地毯上,正耐心地教景曦如何将一个圆形的积木块,放进对应的圆形凹槽里。小家伙试了好几次都对不准,急得咿咿呀呀乱叫,最后干脆把积木块往嘴里塞。

    林星无奈地笑了笑,把积木块从儿子手里解救出来正要开口说话,阿汐的手机突然疯狂震动起来。是她设置的特别关注提醒,一连串的推送消息几乎要挤爆屏幕。

    “阿星哥!快看!”阿汐放下水壶,拿起手机,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激动和骄傲,“《光年之外》……它……它好像火到国外去了!”

    她把手机递过去屏幕上是各种海外音乐博主夸张的表情封面,标题无一例外地带着“震撼”、“天才之作”、“华语音乐新高度”之类的字眼。视频里,那些金发碧眼的专业音乐人,用各种乐器解析着《光年之外》复杂的和弦进行和编曲结构,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惊叹与佩服。

    林星扫了一眼,脸上依旧没什么波澜,只是把景曦抱进怀里,轻轻拍着他的背:“嗯,知道了。”

    他的平静,与网络的狂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这股浪潮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在最初的喧嚣后渐渐平息。随着歌曲热度的持续发酵,一个更深层次的讨论,开始在一些专业的音乐论坛和乐评人专栏里悄然蔓延。

    起初,只是一些资深的乐迷在讨论。

    【这首《光年之外》的作曲,真的只是那个写《孤塔》的作家林星吗?这编曲的成熟度和和声的想象力,不像是一个玩票的作者能写出来的。】

    【同意楼上!主歌部分的和弦外音用得太绝了副歌的转调更是神来之pen,这完全是大师手笔!我甚至感觉听到了一点古典音乐的影子。】

    【你们有没有觉得,这首歌的旋律走向,那种在****里包裹着细腻情感的‘味道’,有点像……像一个人?】

    这个“像一个人”的帖子,很快被更多人注意到。但真正将这股暗流推向风口浪尖的是一篇来自国内最权威的音乐杂志《声纳》的线上专栏文章。

    文章的作者是乐坛泰斗级的评论家宋怀安。他年过六旬,一生致力于古典音乐的评论与推广,以眼光毒辣、从不媚俗著称。他的文章标题起得既克制又充满了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