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二章 不算完美的通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七十二章 不算完美的通关 (第2/3页)

平来。

    现在还没出现橡胶轮因为磨损而导致不能使用的情况,毕竟橡胶轮也算是抗磨损的。但一个月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说明这轮子的材质使用不了多久。

    “小张,你去后勤部找李科长过来一下,要是他不在,就先随意找一个人过来。”江成关上了笔记本说道。

    “好的,江工。”张东胜听到吩咐后就立刻离开办公室了。

    笔记本很厚,但在托盘车上面记录的没多少内容。都是一些达标的数据,有情况的被张东胜标注了出来的。

    这托盘车目前来看,就算轮子材质有问题,也不影响使用。就算频繁使用的情况下,能撑个几个月就可以了。

    采购单位多买点轮子更换就是了,橡胶磨损的轮子,到时候收集在一起重新加工一下又可以使用了。

    换轮子总比同推车拉东西省事,这个年代又有多少东西用起来省事的呢。

    不过这轮子的材质肯定是要进行提升的,现在江成给定的托盘车载重量本来就不高,轮子要是承受不住,以后想更升级提升一下载重量,什么都是白搭。

    张东胜离开后,江成起身从文件柜里拿出了一份图纸,采油机的图纸,而且还是一缸柴油发动机的。

    江成倒是想直接研究双缸柴油机,然后弄几台出来,把那几辆边三轮给组装起来。可说实话,如果不打算用进口零件,直接想办法采购几台双缸发动机就是了。

    现在是要解决零件的问题,不是发动机性能的问题。

    一缸柴油机需要进口的零件,柴油机厂那边在送一台一缸发动机过来的时候,也按照江成的要求标注出来了。

    说是说柴油机国产零件占比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但是江成在看到标注后,只能说柴油机有点谦虚。

    分明占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嘛,一个机体就占重量的百分之四十了,里面还有很多简单的部件,在重量上起码占七成了。

    可如果不是按照重量来算的,按部件数量,去哪里找出百分之四十。当然了,江成这分析也有点果断。

    毕竟进口了苏联不少设备,在进口设备的操作下,放弃一些产品的加工,其实也能加工出一些精密零件。

    江成觉得零部件国产化没到百分之四十,是在不借助进口设备和零件的生产下。

    目前除了一些精密的零件,江成觉得等厂里的设备升级,再联系其他一些单位,应该能解决不少。主要问题还是油泵油嘴,还有曲轴问题。

    曲轴是引擎的主要旋转机件,这东西不能国产化,其他的真的是瞎扯。哪怕是穿越过来的江成,也没东西去替代这个。

    油嘴的话,可能还能依靠一些结构上的设计来提升性能。但曲轴这东西,你最多是设计的好坏问题,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当然也不是说其他东西就能替代了,只不过其他东西生产出来,就算精密差一点,也能将就。可曲轴达不到要求将就不了,是容易出重大事故的。

    就在江成看着图纸想着如何解决一些进口零件的生产时候,张东胜回来了,李安也跟着过来了。

    “老李,又有事要麻烦你了。”江成见到李安过来,也没什么客套的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江工呀,你什么事你就直接交代,我去办就是了。”李安笑着说道,新弄的生产线要开工,他其实真的有点忙,但江成这边的事情他就算忙也要腾出一只手来。

    “就是我设计的托盘车,轮子外的橡胶有点问题。材料密度可能不行,不耐压。”江成说道。

    橡胶轮在使用过程中没裂开,出现摩擦,是因为软了一点,被压的跟地面接触太多造成的摩擦。

    材质硬一点的话,就能减少摩擦了。

    就跟轮胎没多少气了,在压力下就会跟地面接触的面多一些,摩擦力也大一些一个道理。

    “行,我派人去问问,看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李安一下就明白了江成的意思,就是去打听一下有没有更硬一点的橡胶呗。

    之前是找橡胶胶木用品工艺社按照要求加工的,当时也没说有什么特殊要求。

    现在派一个人去问问能不能提升,那边不能的话。今年昌城刚好又成立了一家橡胶厂,也算是昌城的第一家橡胶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