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211章:铸剑为犁!边境新秩序 (第1/3页)
“一——二!起——!”
粗犷有力的号子声在克节朗河谷新开辟的平地上炸响。
几十名光着膀子、肌肉虬结的工程兵战士,脸上淌着油汗,脖子上青筋暴起,正合力将一根粗壮的原木夯进深深的基槽。
不远处,一条蜿蜒的巡逻通道正沿着陡峭的山脊线艰难地向前延伸。
战士们抡着铁镐、铁锹,在坚硬如铁的冻土和嶙峋的岩石上开凿。
火星四溅,虎口震裂,却没有一个人停下。
汗水浸透了他们厚重的棉衣,在寒风中迅速凝结成冰霜,挂在眉毛和帽檐上。
新翻开的土石散发着冰冷的气息,这条用血肉之躯丈量、开凿出的道路,将成为日后边防官兵用脚步守护国门的钢铁纽带。
“快!水泥!这边接上!”
一个工兵排长嗓子嘶哑地指挥着。
简易的搅拌机轰鸣着,吐出灰浆。
战士们或用背篓,或用扁担挑着沉重的灰浆桶,在刚刚平整出的路基和哨所工地上穿梭,脚步踏在碎石上发出急促的沙沙声。
寒风如刀,却吹不散他们身上蒸腾的热气和眼中专注的光芒。
李云龙裹着厚厚的军大衣,站在一处高坡上,俯瞰着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扫过每一个施工点。
张大彪站在他身侧,手里摊开一张手绘的边防建设草图。
上面用红蓝铅笔清晰地标注着规划中的哨所、巡逻通道、预设炮兵阵地、反坦克壕和雷区。
“司令员,您看,”
张大彪指着草图,“东线,克节朗河谷出口,扼守河谷通道的‘克节朗前哨’主体结构三天内就能封顶。
河谷上游,这个背靠雪峰、俯瞰印军可能渗透路线的点位,我们打算命名为‘雪莲峰哨所’。”
他的手指向西线:
“热钦拉方向,原印军核心碉堡群附近制高点,清理废墟后,将建立‘热钦拉主哨’,配备观察所和重火力点。
在其侧翼,扼守斯潘古尔湖盆与羌山口结合部的突出部,计划设置‘羌山哨’。”
他顿了顿,指向地图上最西端、也是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一片区域,
“这里,阿克赛钦纵深,喀喇昆仑山口附近,我们选了两个点,一个位于风口,视野极佳,命名为‘神仙湾哨所’;
另一个地势更高,接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