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谋反本就是死罪,何须再搞什么下绊子的戏码? (第3/3页)
“谋反本就是死罪,何须再搞什么下绊子的戏码?”
“反而容易被后人笑谈。”
扶苏点了点头:
“确实。”
谋逆在任何朝代都是板上钉钉的死局——
要杀你,不需要铺垫剧情,不需要奇葩理由。
朱瞻基真要处决汉王,直接扣个“图谋不轨”的帽子就够用了。
所以,兴许这件“扫堂腿”的事,还真不是编的……
想象一下,一个皇帝当众被自家叔叔搞个绊子摔倒——
无论是哪个朝代的君主,心里都得憋一口气。
更别说朱瞻基是已经放他一马,结果对方不仅不感激,
还在众目睽睽下来这么一招挑衅帝王尊严——
搁谁心里都过不去。
这时候动杀机,那也是合情合理。
“明宣宗原本无意动手,是朱高煦非要自掘坟墓。”
……
汉武帝时期!
“这朱家,对自家人还算仁厚。”
“汉王造反,明宣宗也没有第一时间诛杀他。”
“可惜汉王不思悔改,三番两次挑衅皇威,终究难逃一死。”
刘彻语气淡然,目光却透着冷意。
他可不是朱瞻基那种温吞性子的人。
在他看来,不论是叔叔还是亲子——
但凡心生异志,一个都不留。
汉武帝刘彻对皇权的控制欲极强,
他打造的大汉帝国,是一个中央集权至上的体制——
皇帝的话就是天命,任何挑战皇威的存在——
哪怕是太子刘据,也只能付出代价。
“权力不是你想要就能拿的。”
“朕不给,你就别妄想。”
别看如今汉武帝刘彻与太子刘据父子和睦、情深意浓——
但若是刘据越过那条界限,也势必会触及刘彻心底最不能容忍的禁忌。
太子之位,并非不可更换。
若他真的不堪大任,那就只能另选贤能。
只是这“换太子”的代价,往往极其惨痛。
不过,刘彻在天幕前看到了一系列关于太子的视频后,
对自己这个儿子的能力与品行,倒是更加笃定了。
未来的大汉王朝,终究还是得交到刘据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