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1章 这一定是金人施的幻术!怎会发生这样的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41章 这一定是金人施的幻术!怎会发生这样的事!? (第2/3页)

  此刻的他,已无心再继续观赏接下来的影像,心中波涛翻滚,难以平复……

    ……

    洪武时期!

    与此同时,朱元璋也正盯着天幕,皱着眉头看完李隆基的后半生。

    “可惜了。”

    他叹了口气,带着些许惋惜的怒意。

    “若不是这李隆基晚节不保,怎会有安史之乱那等祸事!”

    朱元璋摇着头感慨,又转头看向朱标,问道:

    “你说是不是啊,标儿?”

    朱标恭敬点头。

    “父皇所言极是。”

    “玄宗初年确实雄才大略,可惜后期纵情声色,荒于政务,误国误民。”

    相比于宋朝那些昏君乱政之主,朱氏父子对李世民一系的唐朝统治者,还是颇有尊重的。

    但即便如此,该批的也绝不会放过。

    “安史之乱之后,大唐江山便再无往日光辉。”

    “虽未立刻灭亡,可国力伤筋动骨,宛如猛虎折了一足!”

    朱元璋越说越怒。

    “若李隆基能守住初心,继续如开元之初那般励精图治——”

    “大唐哪怕不能更上一层楼,也能延续百年国运!”

    他深吸口气,道:“唐朝国都被攻破六次,皇帝跑了九回,李隆基便是开了这先例!”

    “真要论实力,盛唐之时完全可压下叛乱,是他自己乱伸手,反倒坏了大事!”

    朱标低头称是,却也无可奈何。

    后世如何,岂能由他们所控?

    “若父皇能将此事写进祖训,说不得后代子孙还能避开相似祸患。”

    朱标轻声劝谏道。

    朱元璋点点头。

    “这话有理。明日就命翰林,把这条也记入祖训!”

    从看天幕视频以来,他亲手书写的“祖训”,页数已然翻了好几倍。

    ……

    永乐时期!

    朱棣一边摩挲着胡须,一边淡淡评价道:

    “太宗李世民,实乃千古一帝,后人楷模。”

    “李隆基嘛……倒也有其祖父之影。”

    “前期奋发图强,开创盛世;后期昏聩放纵,亲手断送气运。”

    他摇摇头,语带遗憾。

    朱棣即便是在评说李隆基时,也不忘将李世民拉来对比。

    旁边的金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