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229章 裂痕 (第1/3页)
左拉的笑容收敛了:“哦?莱昂,你认为科学的方法无法应用于文学?难道我们不应该追求真实和准确吗?”
他无法像打断莫泊桑一样打断莱昂纳尔。
虽然莱昂纳尔在七人当中年纪最小,但是文学成就方面却仅次于他,在巴黎的文学界算小有影响的人物了。
莱昂纳尔迎着他的目光:“我们追求的真实,或许并非同一种真实,爱弥儿。
我认为您的理论中存在几个或许难以克服的困难。”
左拉呼吸急促了一下,但是最终只是猛吸了一口雪茄:“你说说看吧,莱昂。也许,也许只是一些误会……”
莱昂纳尔梳理了一下思路,选择了一个最直观的切入点:“首先,是关于‘实验’本身。
实验室里,化学家可以控制温度、压力、纯度……一切变量,然后无数次重复实验,得到几乎完全相同的结果。
但是您,爱弥儿,作家如何‘控制’您笔下的人物?
巴尔扎克就能确保拉斯蒂涅在《高老头》的结局里,一定会对着巴黎说出‘现在咱们俩来拼一拼吗’?
或许在某一刻,作家出于内心的怜悯,或者叙事的需要,会让他笔下的人物做出略微不同的选择。
但这种‘控制’是不完全的,文学的‘实验’无法像科学实验那样精确重复和验证!”
莫泊桑猛地一拍大腿:“对!就是这个意思!人物有时候自己会活过来!莱昂说得太对了!”
左拉脸色沉了下来:“但这正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通过更深入的研究,更严谨的设定……”
莱昂纳尔温和地打断了他:“这就引出了我的第二个疑虑,爱弥儿,关于‘决定论’的。
您的理论似乎认为,一旦设定了人物的遗传疾病和所处环境,命运就如同物理定律般不可更改。
这种对人性的判断,是否过于简单、粗暴了?”
他顿了顿,用了一点时间寻找着恰当的比喻:“一个人酗酒,可能是因为遗传的脆弱,可能是因为贫困的压迫,但也可能只是因为莫名的空虚和厌倦。
这种选择的偶然性,真的能被遗传和环境完全涵盖的?
如果一切都是注定的,那么俄狄浦斯的挣扎、哈姆雷特的犹豫……甚至您笔下《萌芽》中那些工人的反抗……这些作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