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99章 不必请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999章 不必请旨! (第3/3页)



    若四海一入局,贺家等人再闹,也不过是困兽之斗。

    只要粮盐不断、布匹照运,哪怕江南闭门百日,也搅不动朝廷分毫。

    这就是徐谦加税的底气所在!

    你们越闹,朝廷加税越狠!

    这时,一道东厂急件送来。

    “哦?是王景的人送来的?”

    徐谦接过密封,这才坐直身子,展开密报。

    眉头从紧锁逐渐舒展,唇角竟隐隐浮起一丝轻笑。

    信纸不过百行,信息却极密。

    他读得极快,每一行却看得极清。

    密报不仅披露王晨的背景,钱塘海商庶出子、流放海外、岛上侥幸归来、揭露通倭阴谋,更重要的是,他所揭发之人皆为当今江南大族,苏南盐商、绍兴书院、杭州王家,个个手眼通天,富可敌国。

    “王家……”

    徐谦轻声念了一句,眼中一抹意味深长:“呵,还真是意外之喜。”

    他将信笺轻轻放回案头,神色从容,心中已经盘算着更大的棋局。

    苏州贺家通倭已是铁证如山。

    其他江南大族巨商勾结海寇,朝廷苦于无实证,一直无法发难。

    如今王晨挺身而出,虽未入朝堂,却在市井掀起风浪,自揭家门之黑,且言之有据,引得百姓侧目,官员震动。

    此人身份微末,站位却极其巧妙,不是朝中言官,也非乱党山匪,却用一张嘴,在最合适的时机,挑开了江南遮掩已久的盖子。

    若这些话出自朝臣,必遭弹劾;

    若出自书生,易被镇压;

    偏偏他是个半商半儒,经历极奇,自带“被害者”光环。

    最妙的是:他说得太快了,官府还没来得及反应,百姓已经传开了。

    徐谦慢慢起身,负手踱至窗前,眺望京中夏日景色。

    天色初晴,远处楼阁飞檐起伏,瓦色斑驳。

    他不看风景,只低语一声:“这把火,烧得好,不是烧得乱,而是烧得准。”

    这等机会,可遇不可求。

    徐谦当即唤来心腹侄子徐林。

    “王晨此人,言辞惊世骇俗,但牵连众多,断不可草率,你领一队亲卫,速赴杭州,带他进京面审。”

    “凡其所言所揭之人,不论勋贵名门,书院高士,盐商绸庄,皆可暗查,列入密查之册。”

    “必要时,不必请旨!”

    徐林一听便知此事非同小可,立即点头领命,当夜披甲出城,率锦衣卫亲卫精锐,直奔杭州。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