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91章 外交通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991章 外交通牒 (第3/3页)

独自一人,将那份通牒展开,在灯下默默读了一遍又一遍。

    纸上的字锋刚劲,语气如刀,一字一句,都是雷霆之势。

    读罢,沈廷章轻轻叹了口气。

    “这一趟,怕是比战场还凶险。”

    妻子端来热茶,劝他早点休息,沈廷章却道:“这不止是去送信,更像是去挑一根引线,看看谁会先炸。”

    翌日清晨,船队从天津起航,一共五艘快船,两艘装载官文诏书与贡品,三艘护卫。

    海风猎猎,白帆如翼。

    沈廷章站在甲板上,身穿五品朝服,袖口随风飘动,望着东海茫茫,心中五味杂陈。

    海上十余日,风浪不断。

    途中还遇上两艘可疑快船尾随,幸亏明军船速快,加之风向有利,才得以摆脱。

    沈廷章虽年过半百,却日日亲自巡视船只、查点兵器,丝毫不肯大意。

    他很清楚:此行任何闪失,都可能变成外交灾难。

    第十二日傍晚,船队终于抵达对马岛以南水域。

    迎接他们的是一队日本船只,船头插着“足利幕府”的旗号。

    日本接待使臣登船,面色冷淡,查验身份、盘问来意,一字一句都不带情面。

    一名幕府随官用生硬的汉话说:“你们来送信,可不是来巡边的,日本国不归大明管!”

    沈廷章微微一笑,手捧诏书,高声道:“我朝以礼待邦,非巡边,亦非震慑,而是问责。”

    对方冷哼一声,接过诏书,翻阅后面色一怔,随即面露愠色。

    “将军府是否收信,要看他们怎么看这件事,你们……暂时不得靠岸。”

    最终,大明使团被安排在海边的狭小栈港驻留,一连五日,连京都的影子都没见着。

    期间,日本接待官带来一些干粮和水,却总以“政务繁忙”为由,拖延正式会见。

    大明使团中不少人心生怨言,甚至有人怀疑这是不是变相软禁。

    但沈廷章依旧镇定如常。

    他每日照旧抄经练字,吩咐手下不得与日方起冲突,也不许口出怨言。

    他明白,对方拖延,是在试探大明的耐性,也是想逼大明先低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