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七章 第一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一百三十七章 第一案 (第3/3页)



    公孙弘以管仲故事化解了汲黯的攻击,且保全了廉名。

    这样的孝、廉。

    也有几分愚,也有几分伪啊。

    公孙弘老脸一红,回答不了。

    “老相国,德性是规范不了的,如果要改,改的不是规范,而是制度本身。”刘据指出孝廉制真正的问题。

    不是不够规范,是制度本身就存在巨大缺陷。

    公孙弘大惊,忙问道:“上君有意废除孝廉制?”

    即便孝廉制有种种不好,但的确给了像他这样的平民子弟出头的机会,如果废除了,那就连这个机会都没有了。

    刘据点点头,又摇摇头,“是也不是,选拔新制之念尚不纯熟,孝廉制短时间内是不会废除的。”

    公孙弘有几分悔意,说道:“事关国本,万望上君多加思量。”

    “寡人会的。”

    ……

    出了未央宫。

    张汤便率绣衣直指御史杀到了平阳侯府。

    似乎是早有预料,拜帖这才递上去,平阳侯曹襄紧跟着就迎了出来。

    “见过大司空。”曹襄笑容满脸,施施然见礼道。

    张汤一脸冷漠,“平阳侯,你应该知道我来此是做什么。”

    “大司空突然大驾光临,本侯荣幸之至,也惶恐之至,亦疑惑之至,当真不明白司空的意思。”

    曹襄装作迷惑的模样,好像是忽然想到,“但如果是本侯府上的事,近日唯幸出了个烈女,至诚至孝,大司空难道是为此事而来?”

    “平阳侯有什么想说的?”

    “说来惭愧,本侯素来繁忙,与府上婢女接触不多,也关心不够,不想有如此刚烈节义之女,要说具体的烈女事迹,不如请与烈女相熟的婢女来说吧。”

    曹襄笑容不减,展开了手臂,“请大司空和诸位绣衣入府。”

    张汤没有客气,拾级而上,径直进入了侯府,绣衣亦步亦趋跟上。

    分宾主落座,奴仆奉上茶水,等待婢女来的空当,曹襄望着绣衣直指御史中,那位曾在平阳侯府做密使的人,道:“这位绣衣很是面熟,不知我们是否见过。”

    “我曾在侯府中为职。”

    “不知为何离去?”

    “不想干了。”

    “也是,有兰台这么好的去处,我侯府多有不如,水是往低处流的,人是往高处走的,绣衣所为倒是可以理解,但本侯不知,绣衣卷土重来又为了哪般?”

    “扳倒侯府!”

    这句话。

    是张汤接的。

    曹襄彻底维持不住虚假的笑意,变了颜色。

    “那就祝大司空所想皆所得。”

    和烈女相熟的婢女来了。

    之前的密使看清两人后,顿时有些激动,望向了张汤。

    这就是那两个提供证词的海棠花。

    “你们为大司空说说烈女的故事吧。”

    “是。”

    其中一个稍长的海棠花看了看密使,又看了看张汤,眼中流露出愧意,慢慢说道:“平君是民女,家贫,卖身到侯府,被太主看重,准与家中父母互通书信,日前,平君母患病不治而亡,伉俪情深,平君父随之心伤而死,平君闻之,悲痛欲绝,整日以泪洗面,没有想到她会一个想不开,就投河随父母而去了……”

    证词改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