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商量对策 (第2/3页)
个更为宽敞的活动室。
里面的东西都已经清空了,只留下几张桌子和一大片用来表演的场地。
自从18年自己出名之后,每次再去试镜,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一些熟人,但这次完全例外。
除了有几个认识的演员,剩下的剧组成员一个都不认识,最多只是听过他们的名字。
这让周乐有一种回到当初刚刚开始奋斗时的感觉。
“果然嘛,人生就是要不断地奋斗,不断地从头开始,之前的名气放在这里最多只能是个入场券,能不能留下来还得看自身打铁的实力够不够硬。”
在等待的时候周乐扫视了一大圈,发现能认识一点的也就一个于和玮,剩下的人里没有一个眼熟。
而且这也只是一次试镜,肯定不可能把所有角色都定下来,后面也还有第二次、第三次。
也就是在这里和于和玮聊天的时候,周乐才知道这部戏的剧本前前后后准备了八年,修改了好几个版本。
甚至于拍摄完都要剪辑很久,才能真正做出来。
毕竟这种剧每一个镜头都要有其内涵。
而像是于和玮的陈独秀和现在周乐试镜的李大钊,其实都已经算是半步确定下来的,现在过来试镜和表演也都是最终确认一下,如果表演得不行,那就考虑再换人,反正他们手里还有很多备选名单。
要是可以的话就直接定下来了。
“也就是说,现在坐在里面的那些老师们都是带着预期在等待我们表演的,进去之后一定要好好演,演到他们的心上。
否则一旦有落差,很有可能就上不去了,这是我这么多年以来演正剧的经验。”
“多谢和玮哥,我之前还没有参加过这么正式的试镜,就算是那会儿的《我和我的祖国》还有《家乡》都没有这么复杂。”
“终归还是不一样的,那种属于单元拼盘电影,重视归重视,但现在这个可是BJ和安徽的市委省委宣传部以及两边的广电和下属单位制作和投资,是正儿八经的正剧。”
周乐点点头:“要么说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呢。”
“是啊。”
但紧接着于和玮忽然想到刚才:“刚才你叫我什么来着?”
“和玮哥啊。”
“哈哈,怎么忽然这么叫我?”
“嗨,一般我都是用名字最后一个字再加个哥的,但是我总不能叫你伟哥吧,那多难听,了解你的人知道这是昵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这人没礼貌呢。”
“倒是也行。”
就在这时里面的工作人员出来说试镜开始了,第一个进去的就是于和玮。
原本周乐预计对方会在里面待个十分钟八分钟就能出来,但没曾想直到十五分钟后对方还没有出来,等了二十分钟才终于看到了于和玮的身影。
进去的时候是谦虚且意气风发的,但出来的时候,脸上满是疲惫,只不过比起进去时的谦虚,出来时还带着淡淡的笑意。
入座之后周乐甚至没有问对方情况如何,因为现在人多嘴杂,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而第二个进去的就是周乐。
一进去周乐就知道为什么于和玮出来的时候满脸疲惫了。
里面坐着一排人,一眼看上去就都是领导。
妥妥的放大强化究极版毕业论文答辩。
甚至于试戏时不仅要进行表演,还得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关于一些精神的解读,比如关于角色的一些生平事迹。
有些问题问得非常偏门,好在周乐之前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所以每一个问题都回答得十分完美。
甚至都没有思考。
流畅的回答让那些导演、编剧、制片还有那些领导甚至以为,是不是有谁提前把题目偷给周乐了。
“当然没有,因为我平时就比较喜欢学习这方面的历史,家里有很多这样的书,每次出差的时候都会带一两本,偶尔也会上网去看一些优质的博主对当时的人物和事件进行解读。
所以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了解还是比较深一点的,而且不光是看,平时我也总会以这样的精神来要求自己.”
一番话说得桌子后面几人连连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