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一门三皇后,七子皆封侯的时代终结 (第2/3页)
那森然的寒意,瞬间冻结了太极殿内沸腾的怒火。
大殿里死一般的寂静。
连呼吸声都消失了。
刚刚还气得发抖、慷慨陈词的老臣,此刻脸色比地上的白玉砖还要惨白,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那股悲愤之气被硬生生憋了回去,涨得他老脸通红,几欲昏厥。
抗旨?
谁敢?
前几日,这太极殿前的血腥味,还未散尽。
杨国忠的人头,那些附庸者的尸体,还历历在目。
新皇李璘,是用刀和血坐上这张龙椅的。
他的皇位,不是靠着天命祥瑞,而是靠着百万雄兵和森森白骨堆砌而成。
向他抗旨?
那不是找死是什么?
刚才还叫嚣着“国体何在”的王将军,此刻恨不得把自己缩成一团,他悄悄地后退半步,躲进人群里,生怕李林甫那双浑浊的眼睛多看自己一眼。
掉在地上的象牙笏板,也再没人敢去捡。
它就那么孤零零地躺在那里,嘲笑着这满朝文武的无能狂怒。
喧嚣和激愤,在绝对的权力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李林甫依旧垂着眼,仿佛对这效果极为满意。
他享受着这种掌控全场的死寂,看着满网挣扎的鱼,知道它们再也蹦跶不起来了。
陛下啊陛下,您看,这群平日里眼高于顶的世家栋梁,也不过如此。
寂静中,低低的议论声如同地底下涌出的暗流,开始在人群中蔓延。
这一次,没人敢高声质问,只有压抑的、惊惧的窃窃私语。
“这……这到底是要干什么?”
“上溯三代无官职……这……这是要把我等一网打尽啊!”
“陛下为何要如此……为何……”
一个头发花白,在翰林院待了一辈子的老学究,双目失神地喃喃自语。
他的声音不大,却激起了一圈圈涟漪。
“老夫想起来了……周时,诸侯列国,以婚姻为纽带,秦晋之好,方有百年盟约。”
“至强汉,为抗匈奴,尚有公主远嫁和亲,以固边疆。”
“我大唐……我大唐自立国以来,后宫之选,哪一次不是与国同戚,与天下世家共享荣光?关陇贵女,五姓七望,皆以出皇后为至高荣耀……”
他的话语断断续续,却打开了众人心中那扇最黑暗的门。
一瞬间,所有人都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